来源: 医学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8-29
选择字号:
食管癌防治

 

编者按

食管癌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2024年肿瘤登记数据显示我国食管癌发病率降至第7位,新发病例约22.4万。但死亡率仍居第5位。总发病和死亡例数全球占比一半以上。

从地域分布来看,食管癌在我国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如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太行山沿线地区,以及四川南充、福建泉州、广东汕头地区等都是食管癌的高发区域。自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科学家便开启了食管癌病因探索与防治的漫长征程。从早期的流行病学调查,到营养干预试验,再到内镜筛查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四十余年来,我国在全国100多个食管癌高发区推广林县防治模式。这一举措显著提升了我国食管癌早诊早治的覆盖率和效果。

前不久,在2025CACA (中国抗癌协会)华中整合肿瘤学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等相关医疗机构专家,围绕着食管癌的诊治展开了讨论。

专家表示,食管癌的治疗不能仅依靠外科手术,而是需要外科、内科、放疗科、病理科、影像科等多学科团队的协作。此外,人工智能、大数据、基因检测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将为食管癌的早期诊断、精准治疗和预后评估带来新的机遇。

(详见4~5版)

《医学科学报》 (2025-08-29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发现将阳光转化为燃料的新方法 3D打印让瘫痪大鼠重新行走
喜马拉雅黑豌豆营养价值获研究认定 捉到幽灵粒子,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