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 医学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8-15
选择字号:
中山医院开启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建设

 

本报讯 近日,在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的联合指导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下简称中山医院)开启“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临床医学科研方向)”建设。该基地以“聚焦临床科研、破解行业痛点、构建生态标杆”为核心定位,致力于打造覆盖“研发—测试—验证—应用”全链条的创新支撑平台。

记者从中山医院获悉,基地建设将重点围绕五大核心能力展开。

一是打造算力支撑平台,通过构建符合卫生健康行业安全要求的微调、推理算力集群,严格保障隐私数据“不出域”,为安全高效的数据处理与模型训练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打造全链条模型服务体系,以国产自主可控的基础大模型和人工智能(AI)框架为底座,构建涵盖模型工程、智能体工程、AI资产管理的全流程服务能力。

三是构建可信数据空间,依托上海市卫生健康数据大平台,整合医疗、医保、医药及专病数据资源,提供贯穿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治理与管理服务。

四是开发标准化开放工具链,打造模块化应用开发组件,提升医疗多智能体系统构建效率,并向行业生态开放共享。

五是建立立体化安全体系,形成覆盖数据安全、模型安全、应用安全、网络安全的综合运维保障机制,确保各项创新技术在真实场景中合规可控、安全可靠。

在具体应用层面,基地将面向医学科研和智能诊疗能力提升、智能医疗器械开发、智能医用机器人研发等方向,落地一批特色应用场景,并形成一套标准规范。

中山医院党委书记顾建英表示,基地的建设不仅将推动医疗AI技术的临床转化,还将形成可推广的“复旦中山经验”,包括先进的技术标准体系、成熟的数据治理模式、高效协同的创新生态,为我国医疗AI产业的整体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江庆龄)

《医学科学报》 (2025-08-15 第3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水空两栖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首飞测试成功 中科大构建国际最大规模原子量子计算系统
巨型爱因斯坦环揭示宇宙最大黑洞之一 科学家“瞥见”恒星宜居带的系外行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