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刁雯蕙 张仰婷 来源: 医学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7-18
选择字号: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大会举办

 

本报讯 近日,“临床试验系列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大会”在深圳光明区开幕。大会由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七院)、深圳医学科学院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中心联合承办。

专家们现场分享了不少“硬货”。比如,设计临床试验的“妙招”,能更快找到好疗法;在基因治疗上取得突破,给原本“无药可医”的罕见病家庭带来新希望。讨论的核心始终围绕“如何实实在在地提升治病救人的能力”。

如何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加强协作、优化流程,让真正有效的诊疗新方法在大湾区“跑”得更快,更快用到患者身上?

大会主席、深圳医学科学院副院长涂欢认为:“在光明科学城战略布局下,我们协同优质区域医疗资源,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全链条的创新闭环,最终让患者成为最大受益者。”

医学临床研究如何更上一层楼,更好解决实际问题?

《美国医学会杂志》主编Kirsten Bibbins-Domingo从如何找准研究题目、规范做试验,到写好论文,从多个角度为提升临床研究的国际影响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了分享。中山七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袁金秋也表示:“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医学数据合作共享,可以快速提高中国临床研究在全球的影响力。”

此外,与会专家们还交流了在肿瘤治疗领域,如胃癌、鼻咽癌、胰腺癌的精准治疗与微创手术新进展的心得,旨在提升疗效与患者生存质量;优化了心脑血管急症如脑卒中的抢救流程;探索了扩大低剂量CT肺癌筛查等早筛早防策略;同时研究了限时饮食干预脂肪肝等生活方式管理方案,用更简便的方法守护大众健康。

(刁雯蕙 张仰婷)

《医学科学报》 (2025-07-18 第11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引入微穹顶,他们让“凝固的烟”弹起来 一个恒星系统诞生过程首次被“拍”到
首个大豆全景定量蛋白质组图谱发布 气候变化使欧洲热浪更“致命”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