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以下简称南方医院)在广州发布我国首个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大模型——“南方智麻”。该模型以先进的大语言模型DeepSeek为基础,融合麻醉学核心知识体系与海量真实临床数据,面向医院管理、患者服务与基层提升三大场景落地应用,标志着我国在围手术期智能麻醉管理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
麻醉管理贯穿围手术期全过程,涵盖术前风险评估、术中麻醉维持与生命支持、术后监护与康复等关键环节。然而,南方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主任刘克玄教授提到,当前麻醉决策高度依赖医生经验,缺乏系统化、多模态、可追溯的辅助支持工具,面临临床风险预测不精准、信息整合困难等挑战。
为应对上述挑战,刘克玄教授团队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下,研发了我国首个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大模型——“南方智麻”。“南方智麻”基于DeepSeek大语言模型,融合麻醉学权威教材、国内外临床指南、专家共识及百万例中国手术患者的高质量麻醉病历,构建术语-知识-病例三层次麻醉专业知识图谱,实现知识系统化表达与全链路可追溯。
刘克玄团队早在2018年便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围手术期数据库”,并牵头组建“中国围手术期结局研究电子数据库联盟”,目前已涵盖全国近30家医疗机构,汇集超1000万例手术的多模态数据,构建起国内最大规模、数据质量最优的围手术期协作网络。这一数据库正是“南方智麻”本土高质量训练数据的核心来源,为大模型的专科化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南方智麻’针对不同临床应用场景设立了医院端、患者端、基层医师端三大功能端口,通过本土高质量数据微调与任务定向优化,具备对围手术期任务的精准理解与响应能力,可显著提升麻醉管理的个体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刘克玄表示,“南方智麻”是“数据驱动+AI赋能”的创新实践成果。未来,随着模型的不断优化和推广应用,“南方智麻”将成为麻醉医生的日常工作助手,实现安全、高效、个体化的麻醉管理。(朱汉斌 屈理慧)
《医学科学报》 (2025-07-18 第11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