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叶刀-妇产科学与女性健康》创刊主编 |
Sonia Muliyil:期望成为女性与健康讨论和辩论的引导者 |
|
■本报记者 张思玮

人物简介
Sonia Muliyil:《柳叶刀-妇产科学与女性健康》创刊主编。在加入《柳叶刀》之前,曾担任Nature Medicine的高级编辑,负责女性健康、生殖医学、儿童青少年健康以及代谢疾病的稿件,还曾担任Trends in Genetics的主管编辑,及Cell Genomics和Developmental Cell的咨询编辑。她的博士课题聚焦探索驱动细胞脱层的凋亡信号与线粒体动态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此前是牛津大学EMBO和HFSP的研究人员,聚焦TNF信号在脂质代谢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
近日,《柳叶刀》发布了一本致力于将临床证据与实践相结合,以改变女性生活的新期刊——《柳叶刀-妇产科学与女性健康》(The Lancet Obstetrics, Gynaecology, & Women’s Health)。
目前,期刊接受以下主题的投稿,包括妇产科学、生殖医学以及与女性健康各方面相关的肿瘤学、营养学、免疫学、心脏病学、代谢疾病、传染病、心理健康、神经科学、风湿病学、血液病学和数字医学等交叉研究领域。期刊还考虑健康的社会和商业决定因素、气候和全球健康等问题,尤其是这些问题与期刊核心主题的交集。
为了进一步了解该期刊创办背后的故事,以及中国学者的哪些研究更能得到青睐,《医学科学报》采访了该期刊的主编Sonia Muliyil。
持续倡导女性健康的平台
《医学科学报》:《柳叶刀》为何要创办《柳叶刀-妇产科学与女性健康》?
Sonia Muliyil:女性占全球人口的一半。然而,女性在临床试验和其他研究中的代表性不足。数据的缺乏导致一系列疾病很可能无法得到良好的诊断和治疗。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到2040年,缩小女性健康差距可以创造高达4000亿美元的价值。
《柳叶刀》团队一直投身于女性健康领域。我们希望并憧憬这本期刊能够为女性群体发声,成为持续倡导女性健康的平台,并推动女性健康和妇产科学领域的政策变革。
《医学科学报》:《柳叶刀-妇产科学与女性健康》的办刊宗旨是什么?编辑部对哪些方面的研究更感兴趣?
Sonia Muliyil:我们这本期刊致力于发表关于女性健康和妇产科学的原创性研究、循证综述、深刻见解等,涵盖女性从青春期到更年期及老年期的整个生命周期。期刊旨在推动与倡导生殖和性健康的发展,改善临床实践,影响女性健康各方面的政策,并促进女性的教育与赋权,最终满足全球一半人口的独特需求。
编辑部特别欢迎关于对心血管疾病、精神健康、体外受精(IVF)、传染病及其他疾病中的一般性别差异进行评估的投稿。
女性健康应与多个学科交叉
《医学科学报》:当前,中国的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以及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女性相关的疾病谱也发生了改变,除了与女性密切相关的乳腺癌等肿瘤,包括生殖道感染、盆底疾病等发病人数也逐年攀升。对此,你会给这些领域的研究学者哪些建议?你期待有哪些来自中国的研究成果能为促进全球女性健康提供可借鉴方法?
Sonia Muliyil: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的确,在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尿路感染和盆腔疾病等各种妇科疾病的发病率都在上升。《柳叶刀-妇产科学与女性健康》将致力于强调相关妇科疾病发病率的上升趋势,同时也会关注其他国家那些可能适用于中国女性的潜在治疗方法和干预措施。
作为一本期刊,我们始终致力于为临床医生、经济学家、政策制定者和政治家搭建沟通的桥梁,推动有意义的变革,从而挽救更多女性的生命,改善全球女性的生活。
《医学科学报》:AI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近来备受关注,你认为AI如何在促进全球女性健康方面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Sonia Muliyil:女性健康与多个学科交叉。从许多案例中可以看出,AI有能力改变对患者的诊断和管理方式,尤其是在严重依赖重复性工作且人力匮乏的领域。我能想到一些AI有望发挥重要作用的例子,例如从孕前到分娩的妊娠远程监测,尤其可应用于医疗卫生人员数量仍然有限的国家。
我担心的是,许多AI模型训练所依赖的高质量女性健康数据不足,这又会导致偏见的持续存在。期待未来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善。
女性与健康的诸多维度
《医学科学报》:影响女性健康因素很多,除了受疾病影响,还受到政治、教育和地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柳叶刀-妇产科学与女性健康》希望通过这些领域的科学研究鼓励哪些行动?
Sonia Muliyil:期刊致力于提高对影响女性健康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的认识并发起讨论,同时在更宏观层面探讨女性在劳动力参与、社会认可、报酬及其在社会和政治中的角色等问题。简而言之,我们将探讨“女性与健康”的诸多维度。
《医学科学报》:有些人认为,期刊编辑应参与研究人员的研究过程,以便更好地指导研究论文的发表。例如,编辑可以在最初的试验设计阶段提供科学指导,在试验的关键阶段提供反馈和建议,并就临床试验注册等关键步骤提出建议。也有些人认为,编辑应保持中立,避免直接参与研究人员准备稿件的过程。您对此有何看法?
Sonia Muliyil:我们始终致力于以各种方式为研究者们提供支持。然而,由于面临诸多相冲突的优先事项,编辑可能无法为早期试验设计提供支持。尽管如此,只要期刊编辑在某研究的设计和构思阶段提供了建议或支持,就应在编辑审查和同行评议过程的每个阶段记录并声明,并且这个编辑不应担任该稿件的责任编辑。
《医学科学报》:展望未来,《柳叶刀-妇产科学与女性健康》将如何与《柳叶刀》旗下其他期刊高效合作?你计划如何在中国推广该期刊?
Sonia Muliyil:《柳叶刀》系列期刊始终致力于在多个项目上开展合作,如专辑(series)、委员会报告(commission),甚至组织全球会议。“The Lancet Summit:中国癌症控制”会议便是合作范例之一。我们希望延续这一合作,也欢迎中国同行就组织机构访问和网络研讨会提出建议。
《医学科学报》 (2025-07-11 第7版 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