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医学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7-11
选择字号: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夏季“警示”

 

吉训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任医师

记者:到了夏季,天气渐热,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增加,特别是老年人,有哪些早期信号需要格外警惕?生活方式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方面又该注意些什么?

吉训明:中老年人需高度关注以下早期信号:脑部方面,突发头晕、言语不伶俐、面门不对称等预示脑卒中风险;心血管方面,胸闷、憋气、夜间憋醒等提示有心血管疾病发生可能。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拨打 120 或前往具备救治能力的医院,脑血栓患者务必及时接受溶栓治疗,以减少或避免残疾。

生活方式上,老年人需保证充足睡眠,中午适当休息20分钟左右;每天在早晚凉爽时段进行适量运动,以微出汗、心率不超过110 次/分钟为宜;避免过度出汗。

用药方面,务必遵医嘱,不可擅自调药或停药。夏季昼夜温差大,需定时监测血压、血糖、血脂,出现异常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建议老年人做好健康记录,以便就诊时医生全面了解情况。

老年人应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积极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记者:有些高血压患者可能会出现漏服药物的情况,可以补服吗?另外有些人认为高血压没有症状的时候是不需要理会的,只有出现明显症状的时候才需要治疗。还有观点认为一旦开始服用降血压的药物,就需要终身服药。这些观点是否正确?

吉训明:血压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极为关键,必须有效控制,早期监测和有效控制高血压。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我们建议每天服用一次长效的降压药。要是发现当天漏服了,到了第二天该服药的时间,如果超过 12 小时的话,可以补服。

要是到第二天患者醒来发现昨天没有服药,只需按照常规的时间用药即可,不需要增加药量。偶然漏服不会产生严重不良结果。

同时,建议服药人群用手机或者闹钟给自己提个醒,确保按时用药。这对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

高血压是一种“无声杀手”,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原因。所以,只要确诊高血压,就应当定期监测、定期服药。

科学的生活方式,能够使血压更稳定甚至恢复正常,很多高血压病人就逆转了。饮食上也要注意低盐、低脂。还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帮自己减压。通过改变生活方式不能缓解的高血压,不吃药比吃药的副作用大得多,长此以往会使血管状况变得很糟糕,未来血管可能被堵塞或者破裂。

所以面对高血压,30岁以上人群都应该主动筛查和干预。

《医学科学报》 (2025-07-11 第3版 封面)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2025年6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果树还能变石头
两道同心圆环揭示恒星“双重引爆”证据 有证据证明成年人类也会萌发新脑细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