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盛夏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持续升高,雷雨多发,空气湿度逐渐增加。高温潮湿的环境易滋生细菌病毒,消化系统疾病相对高发,健康管理面临高温与湿度的双重挑战。
国家卫生健康委于日前举办相关新闻发布会,帮助公众了解掌握夏季常见疾病防治知识。多位医学专家,聚焦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心理健康等健康议题,让公众走出误区、辨明真相。
中国工程院院士吉训明提醒,夏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老年人需警惕头晕、胸闷等早期信号,避免擅自调整用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杨帆解读肺结节与肺癌的本质差异,强调吸烟人群肺癌筛查的必要性;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研究员王华丽指出,老年人不明原因的躯体不适可能是抑郁信号,而过度依赖手机可能诱发行为成瘾。
在生活方式层面,专家们直击常见认知偏差: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李景南提醒爱吃夜宵的人群警惕急性胰腺炎风险;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方海琴剖析轻食沙拉的营养陷阱与生酮饮食的潜在危害;天津市疾控中心主任医师张颖澄清“腹泻时需要禁食”的误区。此外,专家还就防蚊灭蚊科学策略、暑期旅行防护要点、医疗美容安全边界等给出科学建议。
专家一致强调,夏季养生应注重平衡,既要防范疾病风险,又要科学调整生活方式,共同守护健康生活,并倡导公众在科学认知基础上成为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
(详见3~6版)
《医学科学报》 (2025-07-11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