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启敏
◎詹启敏
有人说,青春的梦想就应该是吞海揽月,但我想说:当你们在实验室熬到凌晨两点,用数据证明一个个科学猜想;当你们在球场上摔倒又爬起来,只为那句“我们永不言弃”;当你们在病房俯身倾听,用温柔的话语驱散病痛的阴霾……
这些瞬间,就是“青春逐梦”的模样。所有“青春梦”的启航,都始于照亮星辰的每一簇微光。这些小小的微光终将在你们守护生命的征途上,照亮更远的前方。
医学的发展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医学创新的边界正快速拓展,生命健康的疆域需恒心守护。
真正的创新不是替代,而是赋能。当基因编辑技术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当纳米机器人穿梭于血管网络,生物医药的边界早已突破单一学科的壁垒,演变为多维度交叉的创新领域。
“医药学+X”的融合浪潮正在重塑行业生态,这是学术前沿的召唤,更是时代赋予你们的使命担当。
这就需要你们“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希望你们能大胆拥抱AI、大数据、纳米、医学人文等“他山之石”;这就需要你们“十年磨一剑”的韧劲——潜心磨砺,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挫折,在知识的碰撞与融合中寻找突破;这就需要你们担当起“兼济天下,普惠众生”的使命——生物医药的创新成果,不仅惠及基层,更能跨越地域,让更多人享有健康福祉,这是新时代医学青年的“大医精诚”。
优秀的医者应该拥有两个翅膀,一个是精湛的医术,另一个是厚重的人文情怀。
在ICU,AI系统每秒都能分析百万级生命参数,但最终按下ECMO启动键的,永远是浸透汗水的医者之手。我们的使命,不止于用手术刀和药片救人,还要用一颗滚烫的心焐热每个患者的心窝。
在这里,希望你们每次查房问诊,都能用专业温度守护生命;希望你们每次研发新药,都能用仁爱精神践行初心;希望你们每次科学探究,都能用卓越匠心追求真理。当你们真正蹲下来感受患者的病痛,才能明白“妙手回春”四个字里藏着多少“医者仁心”的高尚。
未来的医路或许布满荆棘,请保持那份滚烫的赤子之心。你们终将会感受到,真正能治愈这个世界的,从来不是某项颠覆性的技术,而是医者心中永不熄灭的仁爱之光。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八个字不是轻飘飘的誓言,而是要用青春丈量的责任。因此,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
当下,健康中国2030的蓝图正在展开。希望你们能够做到顶天——在《自然》《科学》《细胞》见证下破解生命密码;希望你们亦能够做到立地——让先进生物医药技术走进乡村基层。每一次精准诊疗的落笔,都是对“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郑重作答;每一抹普惠医疗的晕染,都在续写“岐黄之境”的当代传奇。从实验室的“科研竞逐”到医院病房的“健康守望”,从城市三甲的“金针度人”到乡村社区的“悬壶济世”。
此去山高水远,愿你们以初心赴使命,以微光聚星河。所以别怕梦想太小,别觉得自己的光不够亮,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把每个平凡的日子活出意义。这,便是医者的至高境界。
(本文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院务委员会主任詹启敏在该院2025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内容整理。)
《医学科学报》 (2025-07-04 第4版 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