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春蕾 来源: 医学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5-23
选择字号:
《中医药大模型评测标准》发布

 

本报讯 近日,中医药交叉学科和智能科学大会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举办,大会主题为“AI创新中医发展、数智均衡医疗资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表示,中医药传承数千年,积累了海量的中医诊疗医案、处方等数据,但由于中医药名词术语与一般文本差别较大,挖掘其隐藏的知识、规律和经验存在极大困难,阻碍了中医药的传承创新。中医药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既是历史必然与时代刚需,更是守正创新的必由之路。

“中医药大模型将传统中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可为临床、科研提供便利,但在大模型研发应用中,也存在模型训练测评体系不健全、应用场景适用范围不可知、模型临床应用效果评估难、模型运行稳定性难保障等问题,亟须建立大模型评测技术与应用标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副所长赵宇平说。

大会发布了《中医药大模型评测标准》,该标准主要覆盖场景丰富度、能力支持度、应用成熟度三大能力域,关注中医药大模型应用场景的覆盖广度、中医药大模型的全流程技术能力、中医药大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服务质量及效果。该标准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北京中科闻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闻歌)等14家单位共同编制。

会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闻歌董事长王磊受聘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智能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中科闻歌参与建设的中医四诊数智装备研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正式挂牌。中科闻歌与中国中医科学院联合研发的中医药大模型——大医金匮通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组织的中医药大模型评估。

据介绍,大医金匮中医药大模型具备中药物识别、中医症状术语识别、证候分类和中药分类等能力,可以模拟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并根据用户的四诊信息进行辨证诊断。(沈春蕾)

《医学科学报》 (2025-05-23 第11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科学家发现罕见掩食脉冲星 企鹅粪便是南极气候“隐形调节器”
全球变暖少于1.5°C,海平面也会上升 地球冰箱爆表!专家:警惕成发展最短板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