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 医学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5-23
选择字号: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等类胚胎模型研究获突破

 

本报讯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教授范勇团队与合作者在类胚胎模型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细胞-干细胞》。

研究团队通过优化诱导体系,在形态学和转录组水平上成功建立了与人类正常囊胚相似的类囊胚(4CL-blastoid),首次对不同培养体系下的人多能干细胞及其生成的blastoid的DNA甲基化和基因印记模式进行分析,并与人类正常囊胚进行对比。

该研究发现,4CL-blastoid的细胞谱系在DNA甲基化模式和基因印记上与人类正常囊胚更为相似,而其他体系诱导的类囊胚则表现出全基因组低甲基化,与正常囊胚存在显著差异,表明起始细胞的DNA甲基化状态对类囊胚细胞谱系的甲基化模式具有持续影响。

此外,4CL-blastoid保留了印记控制区域及母源/父源印记基因的甲基化模式和表达,并展现了植入后的发育潜力,能够在体外3D悬浮培养系统中发育至第14天,模拟从囊胚形成到早期原肠胚形成的关键过程,重现了人类胚胎发育中一系列重要事件,包括滋养层细胞的分化与增殖,三胚层、原条、羊膜腔和卵黄囊的形成,前后轴的建立,中胚层谱系的发育,以及原始生殖细胞和生血成血管细胞的出现,为研究人类早期胚胎发育提供了重要见解。(朱汉斌)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stem.2024.12.010

《医学科学报》 (2025-05-23 第8版 国内)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科学家发现罕见掩食脉冲星 企鹅粪便是南极气候“隐形调节器”
全球变暖少于1.5°C,海平面也会上升 地球冰箱爆表!专家:警惕成发展最短板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