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屈理慧 来源: 医学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5-23
选择字号:
全国首个慢性肾脏病综合管理大模型发布

 

本报讯 5月18日,由国家肾脏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牵头研发的“慢性肾脏病综合管理大模型——智肾”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正式发布。同时院方宣布将“智肾”大模型赠送给贵州省人民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赣州市人民医院(南方医院赣州医院)等八家医院,作为“智肾”大模型首批推广应用单位。

记者获悉,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内科团队以满血版DeepSeek大语言模型和国产信创环境为基础,会聚全国30余家三甲医院专家和人工智能技术团队,开发了我国首个肾脏病综合管理大模型——“智肾”。借助大模型技术,有望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有径、落地有声”,让慢性肾脏病防治真正实现“基层精准化”与“决策智能化”的双重跃升。

慢性肾脏病是全球公共健康问题,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患者人数已超过1.2亿,但知晓率不足10%。作为“智肾”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内科主任侯凡凡带领团队成功构建了这一覆盖疾病全周期的智能化管理生态系统,破解了基层肾脏病综合管理难题,标志着我国在慢性肾脏病智能诊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精准诊疗带来新希望。

发布会上,侯凡凡提到,作为非传染性慢性病,慢性肾脏病的长期管理需要加强基层防治能力,实现关口前移。近年来,慢性肾脏病及其致死、致残性并发症,诸如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疾病的诊疗知识不断更新,亟须基层全科医师提升综合处理慢性肾脏病的能力。此外。慢性肾脏病的管理包括改善生活方式。这也需要患者深入了解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和干预方式,从而在长期诊治过程中能主动参与,与医生密切合作。

为进一步提升“智肾”大模型的准确性,技术团队构建了慢性肾脏病管理的权威知识库,整合了最新的肾脏病及相关并发症诊疗指南、专家共识等重要文献;同时学习了中国肾脏病大数据库内千万量级的优质病历,该数据库目前已纳入36家三甲医院、约2000万患者的全息医疗数据;学习了中国肾脏病大数据库基于中国人群特点完成的临床真实世界研究证据,从而使“智肾”大模型强化了本土化知识,提高了解决中国人群肾脏病专科问题的能力。

该模型对目前通用的大语言模型如ChatGPT、DeepSeek用于肾脏病防治领域的能力进行了量化评估。同时设置了三个应用场景:用于肾脏病专科辅助诊疗的“专科医生端”;用于患者教育及慢性肾脏病生活方式干预的“患者端”;同时专门设置了“基层医生端”模块,通过构建轻量化的智能问答系统,基于共识的肾病防治指南和标准化知识图谱,支持实时查询与辅助临床决策,旨在赋能基层医生,提高基层全科医师处理肾脏病的服务能力。

该模型通过多角色、多场景的设计,实现多端数据互联,有望形成从三甲医院到县级医院或社区基层的全周期肾病管理体系。(朱汉斌、屈理慧)

《医学科学报》 (2025-05-23 第3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科学家发现罕见掩食脉冲星 企鹅粪便是南极气候“隐形调节器”
全球变暖少于1.5°C,海平面也会上升 地球冰箱爆表!专家:警惕成发展最短板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