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春雨 来源: 医学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14
选择字号:
我国正在进入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本报讯 11月10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在北京召开“秋冬季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主题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当前我国已进入初冬季节,受气温下降、空气流动性减弱等因素影响,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鼻病毒感染等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总体呈上升趋势,我国正在进入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王大燕介绍,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往年进入流感流行季的时间一般为10月至11月,流行高峰多出现在12月中下旬至次年1月初。目前全国整体流感活动处于上升阶段,以甲型H3N2亚型为主,占比超过95%,另有少量甲型H1N1和乙型流感病毒同期流行。

除流感病毒外,其他多种急性呼吸道病原体也有传播风险。在发布会上,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张颖和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杨汀就相关防治问题进行了科普。

张颖介绍,鼻病毒和人偏肺病毒并非新发病原体。近年来相关报道增多,主要源于病原监测技术的进步,使得以往难以检测的病毒得以快速、准确识别。

杨汀表示,呼吸道合胞病毒同样是冬季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在婴幼儿和老年人中可能引发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等严重症状。她提醒,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异常症状,应尽早就医。

王大燕指出,冬春季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公众应保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等良好卫生习惯。如身边人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与其近距离接触时应做好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王大燕强调,随着流感活动水平持续上升,尚未接种流感疫苗的适龄人群应尽早完成接种,以降低感染风险并减少重症发生。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医师赵慧表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我国已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种类日益丰富,包括裂解疫苗、亚单位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不同年龄段和人群均有适用的疫苗可供选择。

赵慧指出,所有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上市的流感疫苗均经过严格的质量和安全性评估,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公众可在接种前根据自身年龄、健康状况及接种单位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疫苗类型进行接种。

针对接种后的注意事项,赵慧提醒,接种完成后应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确认无不适反应后方可离开;接种部位应保持清洁干燥,24小时内避免淋浴和游泳;若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疼痛、发痒或轻微低烧,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通过降温、多饮水和适当休息自行缓解。若体温超过38.5℃或出现持续发热、局部明显红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并告知接种单位。此外,接种后还应注意规律作息,保持充分水分摄入。

关于流感等相关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部署也已提前启动。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监测预警司司长焦振泉介绍,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高度重视流感等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要求各地坚持科学防控的原则,加强疫情形势分析研判,落实落细各项政策措施。同时,要积极开展健康科普宣传,营造全社会科学防控的良好氛围。(李春雨)

《医学科学报》 (2025-11-14 第11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九寨沟震后八年生态恢复成效显著 arXiv将不再接受计算机科学综述
科学网2025年10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从寒到暖,热木星为何要越过“雪线”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