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冰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工融合成为实现医疗领域核心技术突破、推动高端医疗装备国产化、加速创新成果向临床高效转化的关键路径。
医疗创新成果转化的整个链条非常长,包括问题发现、创意产生、科学研究、概念验证、临床实验、样机生产、成果转化、注册生产、产品上市等诸多步骤。在整个链条中,不仅要面对医学与工程学科之间的认知差异、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中的系统性断层,还要面对贯穿创新全链条的知识产权挑战。
在医工融合领域,知识产权工作仍面临系统性问题:从业者的知识产权认知尚存偏差,创新源头的知识产权创造质量亟待提高,贯穿项目生命周期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仍需强化,创新转化全流程的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程度有待提升,医疗大数据的保护与运用机制还有待完善,同时兼具医学、工程与知识产权知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储备也显著不足。
医工融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医工委员会)的成立,不仅构建了一个驱动医工融合与创新转化的战略支点,更是从体制机制上应对医工融合领域知识产权挑战的重要举措。在此基础上,能够建立医工融合领域的知识产权创造引导机制,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构建医工融合领域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完善医工融合领域的知识产权运营机制,促进高价值专利转化应用;探索医疗数据知识产权的管理机制,确保医疗大数据的安全、合规、有效运用;积极推进医疗行业标准必要专利的管理机制,以推动高端医疗技术的标准化发展。
相信通过医工委员会的努力,将有效破解医工融合中的关键瓶颈,持续激发医疗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畅通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从而为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贡献专业力量。
(作者系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医疗器械室正高级知识产权师、医工融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医学科学报》 (2025-10-24 第6版 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