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医学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0-10
选择字号:
世界精神卫生日

 

编者按

今年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为“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这体现了心理健康服务作为基本公共产品的普惠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近年来全国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急剧上升。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学科发展的制约,目前我国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短缺,一些亚专科如儿童精神科处于严重短缺的状态。截至2020年底,全国仅有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50124人(3.55名/10万人),远低于发达国家8.6名/10万人的水平。而在全国开设精神卫生专业的36所医学院校中,仅有8个为国家级一流本科,2个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明显落后于临床医学专业。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精神卫生事业迈入发展快车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加强和完善精神专科医疗服务的意见》《“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等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为我国精神卫生服务体系的构建完善不断注入强劲动能。

特别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正在弥补传统精神卫生服务模式不足。从早期筛查到精准诊断,再到数字化干预及远程诊疗的延伸,新技术正逐步打通精神卫生服务的全链条,为构建更高效、普惠的服务体系注入活力。

本期编辑部邀请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精神卫生科技转化专业委员会专家围绕我国精神卫生事业现状、人才培养、基层服务以及科技赋能等方面展开讨论。(详见3~6版)

《医学科学报》 (2025-10-10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我国科学家突破片上纳米尺度光操控难题 科学网2025年9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利用科技打赢盐碱地“逆袭战” 气候变化使亚马孙雨林树木长得更加高大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