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70次香山科学会议在北京召开 |
器官芯片开拓生命医学研究新空间 |
|
本报讯 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器官芯片是一种可以在体外模拟人体器官结构功能的前沿交叉技术。
近日,以“器官芯片与微生理系统”为主题的第770次香山科学会议在北京召开。专家围绕这一领域的发展现状、机遇和面临的挑战开展了深入研讨。
由于人体系统非常复杂,器官具有多层次性、功能多样性和状态可变性,传统二维细胞和动物模型难以完全模拟体内环境,预测人类对药物的真实反应。
“器官芯片技术融合了工程学与生物学策略,可以在体外仿生构建微生理系统,模拟体内微环境、器官间交互作用以及人体对环境因素或药物作用的响应,为理解人体生物学、揭示复杂疾病机理和研发药物等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独特的研究工具。”会议执行主席之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秦建华表示。
器官芯片与微生理系统是多学科融合的产物。相关专家讨论了干细胞、类器官、生物3D打印、人工智能、替代毒理学等多个主题。
类器官是一种新型体外3D器官模型,是由干细胞或器官特异性前体细胞在体外形成的多细胞三维组织,为器官芯片提供具有丰富多细胞组分的“种子细胞”。
“作为在体外模拟组织或器官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可再生模型,类器官是当今生命领域的研究热点。”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晔光表示,其团队搭建了多种类器官模型,可以利用器官芯片将其连接起来,为系统性地研究药物代谢与药效评估提供了新思路。
“多学科协同将有利于加强类器官模型的成熟度、适用性、高效性及复杂性,促进更具仿生性、功能价值、系统整合作用的新技术发展。”陈晔光说,这为类器官工程化应用、器官体外功能重现和体内器官功能修复提供了更多可能。
尽管全球器官芯片及微生理系统的研究和产业化快速发展,但将“实验室有效”推进到“临床有效”,解决新药研发投入大、周期长和失败率高等问题仍面临很多挑战。
在深圳理工大学研究员张先恩看来,目前器官芯片技术要实现大规模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应更多聚焦于基础科学问题研究,究竟要做到“形态模拟”,还是要做到“功能模拟”,需要厘清思路。此外,在技术方面,要实现工程化集成还需要加大对生物传感技术的关注和整合研究。
“未来应加强与临床医学的结合,发挥核心技术优势,以场景应用为驱动,推进器官芯片和微生理系统在重大疾病建模、机理研究和药物评价等方面的创新应用,应对人类生命健康所面临的临床挑战。”秦建华表示。
此外,不少专家认为,现阶段仍需以科学问题为导向,夯实器官芯片与微生理系统的基础科学和关键技术研究,加强系统设计与整合。在技术产业化、标准化、伦理和科学监管等方面,也需要多部门的协调支持和政策引导,共同促进该领域的健康发展和转化应用,助力我国生命医学领域的创新研究实现重大突破。(赵宇彤)
《医学科学报》 (2025-01-17 第3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