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声 遗传发育所供图
■本报记者 冯丽妃 ■陈辰
9月13日,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创会会长李振声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称号。
在近70年的科学生涯中,李振声始终把让中国人吃饱饭、吃好饭放在第一位,他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中始终默默无闻地坚守科研一线;他专注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在小偃麦新种质规模化创制、耐盐小偃麦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高光效与抗锈小偃麦新品种选育与推广三个重要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学成就;他开展农业发展战略研究,组织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和“渤海粮仓”等重大农业科技攻关,多次在我国粮食危机中挺身而出,提出粮食增产对策,并在90岁的高龄提出发展“滨海草带”的建议。
93岁的李振声已经数不清自己到底去过多少块麦田。“对我来说,我已经把我的年华献给了我们伟大祖国的黄土地。”他曾对记者这样说。
开创远缘杂交育种大面积推广先例
经历过连续大旱和饥荒的李振声,从小深知粮食的珍贵。1951年,李振声毕业后被分配到位于北京的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从事牧草栽培工作。1956年,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他前往位于陕西杨凌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
上世纪50年代,小麦条锈病一年能“吞掉”120多亿斤口粮,让本就吃不饱的中国人更加饥肠辘辘。在杨凌,李振声体会到条锈病的可怕:穿黑裤子在麦地里走一趟,裤子就会变成黄色,不少农民在田里抱头痛哭。
小麦一旦感染条锈病,就会减产30%到50%,甚至绝产。将外来抗病小麦与本地小麦杂交,培育抗病新品种需要8年左右,而小麦条锈病让这些“近亲繁殖”的新品种失去抗性平均只要5年半。
如何才能消除育种速度赶不上病菌变异速度的致命缺陷?
李振声苦苦思索后大胆设想:能不能通过牧草与小麦杂交,培育出一个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呢?“小麦经过了数千年的人工栽培,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抗病基因逐渐丧失;野草在自然界通过层层筛选,是非常好的抗病基因库。”
李振声的设想得到了植物学家闻洪汉和植物病理学家李振岐的支持。他牵头组建青年科学家课题组,对牧草和小麦“远缘杂交”展开攻关。
开展远缘杂交研究有三道难关:杂交不亲和,很难实现杂交;杂种不育,后代像马和驴的后代骡子一样,没有生育能力;后代“疯狂分离”,抗病性状很难保持。他们迎难而上,从数百种牧草中挑选了12种与小麦杂交,发现长穗偃麦草的后代长得最好。偃麦草花期比小麦晚,他们加灯补光调整开花期,使它提前两个月开花,并成功授粉。一个杂交种看着很好,下一代却面目全非了,他们就一次次地重复鉴定、筛选。
1978年,李振声带领课题组“鏖战”22年的成果——高产、抗病、优质的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在初步生产推广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时光荏苒,李振声从20多岁的小伙子变成年近半百的“老李”。但他收获了陕西农民给他的最高评价——“要吃面,种小偃!”
特别是他们培育的“小偃6号”,不仅对当时流行的8个条锈病生理小种都有较好的抗性,而且抗干热风、耐旱、产量稳定,从1981年通过品种审定到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一等奖,累计推广2400万亩,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它还是中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衍生品种达80多个。
从1978年起,李振声又创建了蓝粒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将原本需要数十年的远缘杂交育种过程缩短至3年,为技术实用化开辟了一条新路。这项原创性成果让1986年第一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学会会议落户西安,进一步扩大了我国小麦遗传育种在国际上的影响。
打响农业科技领域“黄淮海战役”
1987年,李振声告别杨凌,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从亲力亲为的耕耘者成为运筹帷幄的中国麦田谋划者,在我国多次粮食“危机”中挺身而出。
当时,我国粮食生产连续3年徘徊在8000亿斤左右,但人口增长接近5000万。李振声会同中国科学院的农业专家,经过3个月的调查,提出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
“在推动什么事情时,我们常说‘手中无典型,说话没人听’。”李振声说,为了找到鲜活的典型,他带队跑遍黄淮海地区。时间紧、任务急,他们就夜里坐车、白天调研。在一次次实地调研中,他逐渐成竹在胸。
李振声的女儿李滨记得,有一年为了写调查报告,父亲每天都睡得很晚,似乎梦里也在思考。他想到什么,醒来马上打开台灯,把问题记下来。那段时间,父亲的卧室经常在半夜或凌晨透出光亮。
1988年2月,在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的支持下,李振声带领25个研究所的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黄淮海地区,与地方科技人员合作开展了大面积中低产田治理工作,打响了农业科技领域的“黄淮海战役”。我国粮食年产量从8000亿斤增长到9000亿斤,仅黄淮海地区就增产504.8亿斤。
这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李振声在总结这件“大事”时说:“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而自己又能干的事,看准了就要先做起来,不要贻误时机;只要做好了,就会得到国家的认可。”
永不止步,为了让国家多产粮
我国粮食产量多次徘徊,李振声都及时敲响警钟,提出增产对策。
1991年至1994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4年徘徊。1995年,李振声率领中国科学院农业问题专家组进行调查研究,撰写了《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报告。
1999年至2003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5年连续减产。2004年,李振声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发表题为《我国粮食生产的问题、原因与对策》的演讲,分析了连续5年减产的原因,提出了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2005年,在博鳌论坛上,李振声对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10年前发表的文章《谁来养活中国》逐一批驳,并果敢地提出“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的思路。
一个个响当当的科研创新成果和农业策略的落地,让李振声在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但他并未止步。
“新中国让我有饭吃,又能上大学,这是我过去从不敢想的事情。”李振声说,“国家培养了我,我应该向国家作出回报。”
2013年,82岁的李振声组织实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历经5年攻关,实现环渤海地区增粮200多亿斤。2020年,年近90岁的李振声又提出建设“滨海草带”的设想,以确保我国饲料粮安全。
回溯新中国成立75年的历程,我国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以麦为业,代代相传、不懈求索。正是这条大道,浇灌了李振声逐梦麦田的梦想,书写了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一“麦”相承的传奇,成就了中国人将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的坚实底气。
《医学科学报》 (2024-09-20 第7版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