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顾晋 来源: 医学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6-28
选择字号:
早筛是肠癌诊治的关键

 

◎顾晋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人体所需营养物质99%通过肠道吸收进入体内,并将废弃物排出体外。

肠道也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举足轻重。如果肠道出现问题,不仅会发生便秘、肠炎、息肉等常见病,不及时诊治还可能诱发肠癌。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大肠癌新发51.7万例,在所有新发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大肠癌的发病与生活方式、遗传、大肠腺瘤等关系密切。

由于大肠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是中晚期,一旦出现远处转移,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但近年来随着早期筛查逐渐被重视,大肠癌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与此同时,科技的进步,尤其是分子靶向药物以及免疫治疗的出现,也给大肠癌患者带来延长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新希望。

警惕大肠癌的癌前病变

癌前病变,顾名思义就是有一些发生在结直肠内的良性病变如腺瘤、炎症性肠病等,如果不及时治疗,未来可能会发生恶性病变。

对于大肠癌而言,癌前病变主要是肠道腺瘤或者息肉,其中包括炎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现在肠癌筛查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发现这些癌前病变。

除了息肉,其他一些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比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如果不及时治疗,随着时间推移,也可能诱发大肠癌。

排便习惯改变是提示肠癌的典型表现之一。大多数成年人通常1天排便1次,但老年人因为肠道功能变差可能2~3天排便1次,有时甚至1周都不排便,通常也不太在意。

除了便秘,还要重视腹泻情况。很大一部分肠癌病人,特别是老年肠癌病人,最开始就是无诱因情况下出现腹泻和便秘交替,却没有及时就医,导致延误了病情。

目前我国结直肠癌筛查方式主要有两大类:粪便检查和肠镜检查,其中肠镜检查是公认的结直肠癌筛查“金标准”。如果出现了一些肠道问题,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适合的检查方式。

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一般来说,大肠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对于部分严重或者合并其他疾病且身体不能耐受的患者,需要采用内科的化疗、放疗、介入等治疗。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治疗手段帮助患者精准治疗。

在我国,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创新药物的发展以及其他治疗方式的创新,患者生存明显改善。肠癌术后通过科学管理,5年生存率能够达到60%~70%,这是一个明显的进步。此外,我们也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比如肠癌术后造口的科学护理。

公众特别关心大肠癌是否会遗传,目前比较明确的两种遗传性结直肠癌分别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

一般来说,FAP人群,往往年轻时就会发生肠道腹泻、便血,肠镜下能看到肠道里有很多的息肉,此时我们就会结合家族史对其进行临床初判,建议进行相应的基因检测。

另一类遗传性肠癌就是林奇综合征,是一种由错配修复 (MMR) 系统缺陷导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肿瘤综合征,具有家族聚集性、发病年龄小的特点。这类人群终生患结直肠癌的风险达到70%~80%,且其他部位(包括子宫内膜、卵巢、胃、小肠、肝胆、上尿道、脑和皮肤等)罹患恶性肿瘤的风险也显著上升。

(作者系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

《医学科学报》 (2024-06-28 第7版 观点)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重建的美国X射线源迎来新生 卵母细胞为何如此长寿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