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小婕 来源: 医学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6-21
选择字号:
汪旸:守护皮肤淋巴瘤患者的生命之光

 

■孙小婕

名医简介

汪旸: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CLS)研究员。从事皮肤病理及皮肤肿瘤、皮肤淋巴瘤的临床和研究工作。

从微不足道的淡红色或白色斑片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斑片逐渐扩大,形状各异,逐渐增厚。肿瘤细胞开始面目狰狞地向着皮肤深层进军,并悄悄侵犯到患者的淋巴结、外周血。在这场悄无声息的战争中,未能得到及时诊治的患者,身体屏障就像残垣断壁的城墙,被瘤体疯狂而隐秘地摧毁。

这就是皮肤淋巴瘤,一个充满挑战又罕见的疾病,也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汪旸教授一直深耕的领域。

“在临床中,皮疹可以表现为皮肤的红斑、斑块和肿瘤,但我更想知道是什么病理机制导致皮肤中的淋巴细胞发生了恶变。” 汪旸说。

懂病理的临床医生

在高考志愿表上,汪旸的每一个选项中都写上了医学院校。“大概从幼儿园开始就想学医,我的父母都是医生,记得小学一年级时,妈妈去陕北下乡,有很多当地的老乡都非常感谢她,这对我是很大的触动。”

“能够考入北医,我觉得很幸运。”2000年,汪旸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七年制,开启了她的医学之路。“当时之所以会选择皮肤科,也是机缘巧合。” 被分配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实习的汪旸深受皮肤科浓厚学术氛围的吸引,在导师涂平教授的指导下,推开了皮肤病理研究工作的大门。“皮肤病理能够让我从更深的维度去认识疾病,除了临床表现以外,可以进一步深层次地认识疾病本质。”

北医本硕的学习历练,让汪旸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医学生。在博士阶段,她得到了加拿大UBC大学皮肤科联合培养的名额,正式开始了皮肤肿瘤的临床和研究工作。“我当时选择了皮肤淋巴瘤这一皮肤病的疑难重症作为研究攻克的方向。”2009年回国后,汪旸开始建立皮肤淋巴瘤专业门诊和皮肤淋巴瘤专病队列,对这一类罕见疾病进行深入系统的临床总结和长期系统的随访与管理,并于2020年牵头建立了全国多中心的皮肤淋巴瘤诊疗协作网,目前这一队列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皮肤淋巴瘤患者队列。经过十余年的长期坚持随访,汪旸教授团队在2023年发表了首个中国人群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5年生存率和预后因素的研究,填补了我国在这一疾病领域的空白。

从“伟大的模仿者”魔爪中拯救生命

皮肤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病,起初汪旸也遇到过很大的困难,“我查不到中国人群的流行病学数据,更不要说根据患者不同临床特征的预后分层数据了”。在导师涂平教授的支持下,汪旸2009年着手建立皮肤淋巴瘤的专病队列。“一开始我是特别绝望的。”在汪旸录入第一位患者的两个月后,她才等到前来就医的第二位患者。“当时已经没有信心做下去了,按照这个收集速度,10年只能收录60名患者信息,这是远远不够的。”

一度想要放弃的汪旸在前辈老师们的鼓励下,选择将这件看似毫无希望的事情坚持下去。从心理预期的10年60例患者,到目前的单中心1000例患者,汪旸将皮肤淋巴瘤的队列发展壮大,并建立了全国多中心队列。2016年,汪旸团队加入了国际皮肤淋巴瘤组织,作为其中唯一的中国团队,协力共建全球前瞻性队列。

皮肤淋巴瘤非常罕见,教科书上把它称为“伟大的模仿者”。早期患者表现为皮肤的红斑和斑片,与炎症性皮肤病非常相近,一旦没有及时发现,疾病进展为恶性之后,就会出现全身肿块和溃疡,侵犯到患者的内脏,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

“我接触的患者中,90%曾经被误诊为炎症性皮肤病或湿疹,一旦进展到晚期,患者的预后是非常差的。”汪旸在加拿大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她所在实验室攻关发现皮肤T细胞淋巴瘤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TOX。“我们自己设计了探针,这个标志物已经被皮肤科教科书收录,也有很多研究在使用。”

但汪旸并没有止步于此。从临床问题出发,汪旸带领团队在皮肤淋巴瘤的发病机制方面攻坚克难,先后阐明了多个关键分子在疾病进展中的作用,并发现了造成皮肤T细胞淋巴瘤预后不良的大细胞转化的分子机制。同时,她的团队也发现了导致皮肤T细胞淋巴瘤临床异质性的原因。

学科交叉,挑战临床难题

“病人的诊断是否正确?治疗是否得当?这都是我们临床医生每天面临的临床问题。但临床问题不会自动转化为科学问题,需要经过科研训练的临床医生才能把日常的临床问题转化为可以用科学方法解决的科学问题。

在建立全国最大皮肤淋巴瘤队列宝库后,汪旸并没有将自己定位为临床样本的提供者,她开始挑战这个领域新的未知,积极寻找学科交叉的合作者。“自己要全程参与每一项研究,而不是简单地提供标本、挂个署名。我要把握课题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对数据必须亲自分析,这样才能结合临床问题对结果进行解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临床医生是不应该缺席的。”

“我当时看到这个文章非常兴奋。”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汪旸看到北大张泽民教授团队发表了基于单细胞测序平台的第一篇Cell文章。这项技术是区分肿瘤性T细胞和混杂其中的反应性T细胞的一剂良药。“于是我就直接给张老师写邮件,希望能够进行合作,很开心能够得到他热情的回复。”

在张泽民教授的邀请下,汪旸来到实验室,也是在这里认识了任仙文研究员。“我们先互相介绍,然后聊了各自的研究方向,彼此对合作都很感兴趣,刚好我们也是同龄人,几乎是一拍即合,一起申请了北医2018年的“医-生”交叉种子基金,对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大细胞转化机制进行协同攻关。汪旸与任仙文在皮肤T细胞淋巴瘤大细胞转化的关键作用及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发表在Blood。

从被托举到去托举

“2005年9月,我刚进入北大医院皮肤科,就赶上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年会,那时候我并没有可以展示的研究成果,没想到科里的前辈们会让我去汇报一个疑难病例报告,让我们到全国的舞台上去展示和锻炼自己。”汪旸认为,科室的气氛是她能成长起来的关键。

在自身成长的过程中,汪旸更是在前辈们的带领下完成了角色转换,她也担任着研究生班主任和导师的工作。她非常注重对学生的临床思维和研究能力的培养。“不管平时怎么忙,我们每周都要按时开组会,我会亲自和学生讨论课题,这也是对学生负责。”

“我不会去打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情,也从来不要求学生在实验室打卡。”在汪旸眼中,每一个学生都非常积极进取,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潜质。“他们以后都会成为很好的临床医生,科研成果对他们的职业发展有很强的推动作用,我希望他们都能成为优秀的临床科学家。”所以,学生对科研的好奇心是汪旸最想要培养和保护的。

从内心出发,搞清楚世界和人体的运转机制。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好奇和渴求,一直让汪旸沉下心深耕于皮肤淋巴瘤疾病诊疗领域。

《医学科学报》 (2024-06-21 第7版 人物)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发射 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来了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星链卫星让射电望远镜“失明”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