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思玮 韩冬野 来源: 医学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6-14
选择字号:
林明贵:直面病毒,无惧无畏

 

■本报记者 张思玮 通讯员 韩冬野

名医简介

林明贵: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执行主任,擅长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如各种细菌、病毒、真菌、原虫、分枝杆菌等,在长期发热待查、复杂危重疑难性感染性疾病救治,在支气管镜下各种介入操作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将我们的专业做到极致,便能为人民和国家筑牢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执行主任林明贵已深耕感染病领域35年。回忆起刚进入临床时的场景,他说,“很多人都排斥这个专业,认为你身上带毒。”

不过,亲身经历了几次重大传染病暴发处置,林明贵通过大量临床和学术工作,在传染病领域立起自己的一面旗帜。

梦想“世界无结核”

1989年,林明贵从安徽医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解放军第86医院,进入了当时很少有人喜欢的传染病科工作,成了该科室近三年来第一个加入的年轻人。之后,他又先后担任原解放军第309医院结核科副主任、主任。林明贵笑称,“自己虽然一路被命运推着走进感染性疾病领域,但始终走在正确的路上”。

但凡进入一个领域,就要努力做到最好。30多年来,林明贵跟传染病尤其是结核病较上了劲儿。“结核病是一个很简单又很复杂的疾病,因为结核菌可以侵犯我们身体除毛发和指甲的各个器官。”林明贵说,比如天天说话用到的喉部也会受到结核菌的侵犯。

至今,林明贵还记得多年前救治的一位患者。“他是一位中学教师,既有肺结核又有喉结核,患病一年多,全身用药加上局部雾化,依旧恢复不了发声,不能重返讲台,这让他非常痛苦。”

此前,林明贵通过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治疗了很多的支气管结核,临床效果非常好。“这时,我就大胆地联想能不能将支气管镜冷冻技术应用于喉结核。”通过医院专家组评估,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同时查阅了大量文献,在没有绝对禁忌证的情况下,林明贵小心翼翼地开始临床试验,结果患者一周就恢复了正常发音。此后该方法在临床被广泛推广,为喉结核患者创建了快速恢复的介入方法。

不过,结核病防治路上的坎坷还有很多。“现在结核病耐药的情况非常严重。”林明贵结合临床研究,查阅大量资料,参与起草我国新版卫生行业标准《结核病分类》。该标准2018年正式发布,使大量过去无药可施的耐药结核患者有药可用。

“对于结核,治疗远远不够,预防才是更需要做的事。”为此,林明贵每年无论临床工作多忙,都会雷打不动地参加结核病义诊,走进结核病高发区,把防治结核的独特体会、临床经验,手把手地分享给同行。因其在结核病领域的贡献,林明贵被评为第四届全国“最美防痨人”。

“梦想有一天,世界无结核。”林明贵说。

实战是对“新人”最好的考验

2019年2月,林明贵加盟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扛起感染性疾病科的大旗。年末,新冠疫情暴发。当时,该院的感染性疾病科成立尚不足一年,疫情的突袭对这个年轻的科室来说,无疑是一场极其严峻的考验。

在该院强有力的领导下,林明贵带领团队扛住了压力。多年的传染病临床经验让林明贵始终保持冷静。“危险后面往往跟着机会,当时我作为医院新冠临床专家组组长,压力巨大,我们既要做好疫情防御,又要尽量避免科室发展受到干扰。最终风风雨雨三年下来,不论是门诊量还是科室的拓展,我们都实现了历史性增长。”

2022年底,国内疫情防控逐步放开,随之而来的是席卷各地的“阳潮”。在“全院一盘棋”的统筹下,林明贵带领团队最终交出了“科室内收治的患者,无一例重症死亡病例”的答卷。

实战是对“新人”最好的考验,林明贵和他的团队经受住了。仅仅建立4年的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入选中国医学科学院2022年发布的《中国医院2018—2022五年总科技量值报告》榜单,位列第70位。

积极发展专病中心

2023年6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成立了23个专病中心,以专病治疗为特色,推进整合式医疗。林明贵主导建立了“肺外结核病专病中心”。

每周四是林明贵肺外结核病专病中心出诊的日子,20平方米的宽敞诊室外,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焦急等待着。大部分患者一进诊室都会跟林明贵寒暄几句,像久别重逢的老友。

林明贵说,这些患者看似没什么特别,其实都是辗转多地的感染病疑难患者。将有的患者的检查影像片拿过来一看,一旁跟诊的年轻进修医生都会倒吸一口凉气,而林明贵始终安之若素,沉着冷静地制定治疗方案。

“这里90%都是外地的疑难病例,他们通过各种途径过来,就希望得到有效的治疗。”林明贵说,“你能看出来这些患者多么不容易。”

一位50多岁的女性患者,最新的检查结果很好,林明贵告知其可以试着停药,这表示困扰其多年的结核病治疗终于告一段落。临走时,她握着林明贵的手久久不愿松开,眼眶通红,声音哽咽。

林明贵轻拍着对方的肩膀,“咱不至于这样,放心!你什么时候来我都一直在这儿呢!”原来,这位患者找到林明贵时,结核菌已经侵犯了她的大脑,使她失去了意识。如今,经过治疗后她可以重新正常生活了。

在林明贵的记忆中,还有一次诊治经历始终令他难以忘怀。患者老赵(化名)被送来时,因为年纪太大,生命力已不足以支撑后续治疗。那段时间,林明贵只要有时间就去看望他,亲自指导用药。林明贵带领团队倾尽所能,最终将患者生命延长了大半年。

患者离世一个多月后,家属为林明贵送来一面锦旗,感谢他的团队延长了一家人最后团聚的时光。

“将心比心,你真心为病人服务,病人是能感受得到的。”林明贵说。

延伸阅读

肺外结核都有哪些?

结核病变发生在肺以外器官和部位,统称为肺外结核,常见的有淋巴结核、骨关节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肾结核、附睾结核、女性生殖器结核(包括输卵管、子宫内膜、卵巢结核)等。

人体感染结核菌后就一定会发生结核病吗?

当结核菌首次侵入人体在肺泡“栖身”并开始繁殖时,人体针对结核菌产生特异性免疫,使原发病灶和肺门淋巴结播散到全身各器官的结核菌停止繁殖。原发病灶中炎症迅速被吸收或留下少量钙化灶。肿大的肺门淋巴结逐渐缩小,播散到全身各器官的结核菌大部分被消灭,这就是原发感染最常见的良性过程。但仍然有少量结核菌没有被消灭,长期处于休眠期,成为潜在病灶。这些潜在病灶中的结核菌在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可重新活跃导致人体发生继发性结核病。有资料显示,受到结核菌感染的个体在一生中约有 10%的概率发展成活动性结核病。

怀疑得了肺结核应做什么检查?

如果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怀疑得了肺结核,应该尽快去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或综合医疗机构就医,进行X线胸片或胸部CT检查、痰检,以尽快明确是否得了肺结核。

《医学科学报》 (2024-06-14 第7版 人物)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