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锋 来源: 医学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5-24
选择字号:
钱菊英:防治泛血管疾病须综合施策

 

钱菊英(中)

■潘锋

近日,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牵头发起的科技部“十四五”重大专项——“泛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无创评估、危险分层与精准治疗策略研究及推广”子课题“泛血管疾病智能管理示范中心建设”颁证仪式在广州举行。

据该项目负责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钱菊英介绍,泛血管疾病具有全身性、隐匿性、进展性和合并症多的特点,泛血管理念从人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整体观出发,从局部到整体、从治疗到预防多维度探索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泛血管疾病防治需要评估和预防心血管风险并给予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

当前,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国内外大量研究都表明脑中风、心肌梗死、心衰、肾功能障碍、眼底疾病以及周围血管疾病等都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201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葛均波首次提出了泛血管的理念。这一观点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其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治以及心血管疾病整体管理方面具有革命性的里程碑意义。

钱菊英说,动脉系统的血液为人体各个脏器供应营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会引起血管狭窄和功能障碍,影响脏器的血液供应,从而引发相应的疾病。泛血管疾病是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共同病理基础的一组血管疾病,REACH登记注册研究发现,15.9%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合并其他血管床病变,24.7%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合并其他血管床病变,61.5%的外周动脉疾病患者合并其他血管床病变,动脉粥样硬化是泛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基础。

钱菊英表示,泛血管理念强调了上游干预和早期预防的重要性,对于泛血管疾病的综合性干预治疗则强调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生活方式改善包括运动、健康饮食、戒烟、控制体重等。在药物治疗方面,基于泛血管疾病的特点,需考虑多重合并症,并兼顾多个器官和靶点,尤其需要关注那些具有多重效应的药物以及联合用药的安全性和依从性,多学科协作诊治的方式着重体现在多血管疾病诊疗上。

钱菊英认为,泛血管疾病治疗首先是降脂治疗,已有的多个研究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可逆过程,尤其是针对血脂脂质成分高的病变,随着血脂降低全身性斑块可能都会发生有利改变,表现为斑块体积变小、负荷减少、斑块内的脂质成分降低等。

其次是抗栓治疗。抗血小板联合抗凝双通道抗栓治疗进一步强化了对血栓性疾病的综合管理。COMPASS研究提示双通道抑制剂可实现泛血管事件全覆盖。

最后降糖治疗。研究显示,SGLT2抑制剂可抑制肾脏对葡萄糖和钠的重吸收,且无论是否合并糖尿病,SGLT2抑制剂均能显著减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医学科学报》 (2024-05-24 第8版 观点)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发射 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来了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星链卫星让射电望远镜“失明”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