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医学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3-8
选择字号:
两会热词

姚建红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书记

姚建红

推动智慧基层卫生体系建设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互联网+医疗健康”“数据要素×医疗健康”等创新模式为基层卫生体系智慧化发展注入新活力。着眼于新时代基层卫生改革发展需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姚建红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加快完善智慧基层卫生体系技术支撑。搭建智慧基层卫生体系顶层架构,完善数据架构、应用系统架构、基础设施架构等业务架构。优化智慧基层卫生体系实施路径,通过规划指导、典型引路、重点建设、保障实施、测评验收、示范带动、全面推广等,推动基层卫生服务协同发展。加强多源异构数据整合汇聚,实现基层卫生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数据融合。

第二,加快搭建一体化基层卫生服务数据中心。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标准化建设,建立整合式基层卫生信息系统,搭建区域数字家庭医生服务平台,实现不同层级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数据互通共享。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挖掘基层卫生服务数据内在联系,开发面向基层卫生的辅助决策工具和健康管理模型。

第三,加快应用智慧基层卫生服务。建设个人健康管理“虚拟”服务窗口,开设慢性病门诊、预约检查检验等互联网诊疗服务项目,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亚健康人群和高危人群等,开展智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线上随访、复检预约等数字化服务;依托可穿戴健康设备,提供健康监测和疾病风险预警等服务。

第四,加快智慧赋能基层医务人员。基于数据融合模型,自动匹配业务数据,自动生成各类报表,简化基层医务人员填报数据的工作量。借助信息化手段,帮助基层医务人员开展精准化、个性化的智慧健康教育服务等。

第五,加快完善智慧基层卫生服务绩效管理。建立完善基层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智慧化、日常化。基于人口模型和空间资源等,利用区域人群就诊数据、健康数据等,监测人群健康风险变化,提升基层卫生治理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强化基层卫生服务数据监测,动态掌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服务、运行等基本情况,提升基层卫生资源动态调配和精准布局能力。

汪道文

全国人大代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内科学系主任

汪道文

将心血管疾病预防纳入基层组织管理

最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约有3.5亿人存在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危险因素)。在我国城乡居民疾病死亡原因构成中,心血管疾病占比超45%,即平均每5例死亡中超过2例源于心血管疾病。这一严峻的现实表明,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正处于持续上升阶段,疾病负担加重。

“与很多其他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不同的是,心血管疾病是可防可控的。”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内科学系主任汪道文表示,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绝大多数是已知的,并可以通过相应的手段进行监测和干预。例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可以通过定期检测及时发现和调控;吸烟、肥胖等危险因素也有明确的干预手段,如戒烟、健康饮食和增加运动量等。这些措施都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也是全球公认的最有效防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策略。因此,关口前移、预防先行,通过提高人们预防疾病的主动意识,可以减少家庭医疗成本支出,节省更多的医疗资源,减轻疾病负担。

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各级政府、医疗机构、科研团队和广大居民共同努力。基于此,汪道文提出“制定心血管健康促进法”的建议,以期强化健康管理,促进医防协同,将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纳入基层组织行政管理考核,以法律和政策为主要治理工具,通过机构监管、行为监管、职能监管和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深入做好卫生健康标准化工作,以示范引领和绩效评价为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甘华田

全国政协委员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炎症性肠病中心主任

甘华田

加快普及并完善家庭医生制度

自2016年发布《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以来,家庭医生制度在我国得到了全面推广。2022年印发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更为家庭医生制度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但家庭医生制度在落地过程中仍面临很多困难。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炎症性肠病中心主任甘华田提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要坚持面向基层导向,加快提升服务供给质量。通过加强全科医生教育培训、引导医学毕业生积极投身家庭医生工作、拓宽家庭医生培训渠道等措施,全面提高家庭医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同时,要加大对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家庭医生制度的扶持力度,实现医疗卫生服务的均衡发展。

其次,解决基层医疗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建议加大对基层医疗人员的培训力度。从长远角度考虑,要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进入基层医疗、进入社区卫生院工作。这样才能提升基层医疗的整体水平,使分级诊疗落到实处,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再次,要坚持服务质量导向,完善服务规范和考核体系。制定统一的家庭医生制度服务规范和考核标准,明确服务内容和质量要求,科学设置绩效考核指标。同时,要拓宽家庭医生的晋升通道,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比例,增加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员编制或投入财政资金,以缓解基层医生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最后,要坚持群众需求导向,不断提升公众对家庭医生的认可度。建议通过丰富家庭医生的服务内涵、关注重点人群健康需求、加大宣传力度等措施,吸引更多群众签约家庭医生,增强健康意识,筑牢健康防线。

《医学科学报》 (2024-03-08 第5版 封面)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第一颗被证实有大气层的行星出现了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