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思月 来源: 医学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2-23
选择字号:
蒋协远:患者是医生最好的老师

蒋协远

◎丁思月

他坚持在临床一线工作30余年,长期专注于骨创伤疾病的临床诊疗与应用研究工作。在骨创伤诊治的基础上,他在肩肘关节损伤与疾患的诊治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是复杂肘部损伤的诊疗、肘关节僵硬的诊疗以及人工全肘关节置换术等临床研究。他在国内率先建立复杂肩肘创伤的临床治疗体系,开展以医工交叉为特色的智能骨科系列研究,较早组建了以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治疗为特色的老年创伤治疗中心。他就是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

在患者眼中,他是能够“花小钱看大病”的好医生;在同事眼里,他是低调务实的学者大家。

让患者花小钱看大病

从医30余年,蒋协远始终秉持“能尽快手术,就尽快手术;能做小手术,就不做大手术;能不做手术,就不做手术”的原则,努力让患者“花小钱看大病”。

对于某些骨折,他采用非手术治疗并取得了理想效果。像锁骨骨折手术费用需要数万元,而非手术治疗只需几百元。仅此一项,一年就可为患者节约治疗费用近百万元。一位锁骨骨折患者感激地说:“没想到非手术治疗也能恢复得这么好,真是太谢谢蒋主任了。”

对于困难患者,蒋协远总是尽量予以照顾。一名患者前臂及肘部发育畸形,家庭很贫困,辗转多家医院都没找到好的治疗办法,最后来到了蒋协远的门诊。了解了他的基本情况后,蒋协远让患者第二天去病房找他,当天他还请了手外科和小儿骨科的多名专家帮他进行会诊,确定了最佳的手术方案。这位患者感动地说,“找到蒋主任看病太幸运了,挂一个号就能请这么多的专家进行会诊。”

为使患者能够尽快得到治疗,每周他的手术日永远被排得满满的,甚至不是手术日也经常加台。他总是对同事们讲,“创伤骨科的病人,能急诊手术的,一定要尽量急诊手术,能尽快安排手术的,一定要尽快地安排,尽力减少患者的痛苦和花费。”

让患者得到最佳治疗

肘关节创伤与疾患,看似是一个“小关节”,实际上是个“大问题”。上肢对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受伤,就极易造成关节功能障碍、不稳定等并发症。胳膊不能弯曲、旋转,会直接影响正常生活,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生理、心理和经济负担。

2022年,一位车祸致伤患者辗转求医,他的肱尺关节遭到严重破坏且融合,当时连一个拿筷子的动作都做不好,生活质量很低。接诊这位患者后,他的情况一直萦绕在蒋协远的脑海:“怎么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过去遇到这种问题,年老的可以考虑进行人工全肘关节置换,这种方式是牺牲了部分力量以改善关节活动,患者持续承重要求不超过1千克。而如果是年轻的病人,医生会考虑进行关节融合,将关节固定到一个功能最大的角度,牺牲关节活动来恢复力量。而如果只有肱骨远端关节面被破坏的病人,可以取腹部真皮等间隔物来代替关节面,恢复一部分活动,但如果尺骨近端的关节面都不存在,单纯做间隔成形则不是特别合适了。

为了解除这类患者的病痛,蒋协远带领团队查阅各种文献资料,最终决定设计一种新的术式。从想法的提出到假体设计,再到假体的生产改进,这其中最难的地方是如何维持假体的稳定性,同时恢复关节的活动性。只有把这两个看似矛盾的条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做到改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

通过和工程师沟通,经过近两个月时间的不断改良,蒋协远团队设计了假体的骨长入、侧方螺钉固定等方式来解决假体的稳定性问题,同时保留或修复韧带来维持关节稳定性,通过关节松解来改善关节活动。最终,蒋协远带领团队成功为这位患者进行了肱骨远端表面置换假体的治疗,达到了满意的效果。正如蒋协远常对团队所说,“患者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创新的动力。有这么多疑难病患相信我们、需要我们,这就是我们创新的源泉”。术后,当患者得知自己肘关节的大部分功能得到恢复、可以正常干农活时,他和家人激动的神情,令蒋协远至今难忘。

让老年人站起来,站得稳

随着中国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的防治成为当务之急。很多老人的骨折属于骨质疏松性骨折,这就意味着固定骨折的内固定装置很难牢固地支持松脆的骨质。为了避免骨折固定的失效以及预防再次骨折,骨质疏松的防治亟须加强,除应提高骨质疏松诊断率和治疗率,骨折手术后的患者也应第一时间判定是否需要进行骨质疏松治疗。

为了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在设立老年创伤骨科病房、开通基于多学科协作的老年髋部骨折“绿色通道”后,2021年,蒋协远牵头成立了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通过加强骨科和内科系统的合作,充分发挥内科、内分泌科在慢病防治方面的优势,结合放射科、麻醉科、康复科、营养科、药师、护理团队,形成稳固的多科室诊疗协作(MDT)团队,实现真正行之有效的、以患者为中心的骨质疏松专科诊疗。

经过一年的发展,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还设立了骨质疏松性骨折联合门诊、骨质疏松中医专病门诊等,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精细化治疗;同时,研究中心定期进行科普推送、患者教育及就诊指导等,全方位帮助老人预防、化解骨质疏松风险,让老人不仅能“站起来”,还能“站得稳”。

不能因治疗失当而失去生命

作为一名党员,蒋协远在关键时刻总能冲在前,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先后负责参与了多起全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工作。

2010年玉树地震,他临危受命,担任了北京医疗救助队队长兼国家地震医疗质量监控小组组长。当天,医疗队乘机抵达海拔4000多米的玉树机场。空气稀薄、天气寒冷,蒋协远带领队员立刻投入工作,第一时间对伤病员进行帮扶和转运,同时协助大家搬运上千箱的医疗救援物资,完成这些任务后已经是第二天凌晨。

初到玉树的剧烈高原反应加上马不停蹄的劳作,曾一度令他头痛、头晕、呕吐、憋气,只能依靠吸氧来维持,症状极其严重,但他仍毅然拒绝了队里安排他撤回的决定。“没有完成任务,决不后退!” 在这个信念的支撑下, 他先后带领队员两赴玉树,17小时连夜穿越海拔5264米无人区,长途跋涉上千公里。

在西宁,作为质控组组长,他常告诫队员们,“不能让这些从废墟中好不容易刨出来又转运来的伤员,再因治疗失当而失去生命。”他带领质控组严把手术指征,忍受着不时袭来的高原反应,在14天内辗转近20家医院,诊治2000余名病人,完成重大手术5例、重症抢救多次,有效降低了伤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创造了重伤员零死亡的生命奇迹。

正如蒋协远常说的,“从医者,以德为本,要以好的服务态度为患者提供合理的诊疗方法”。三十余年来,他始终把患者放在心上,用自己朴素无华的行动履行医者的神圣使命,书写对医生这个职业的热爱之情。

《医学科学报》 (2024-02-23 第8版 人物)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