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2月1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疾控局、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新版《目录》由原10大类132种职业病调整为12大类135种职业病(包括4项开放性条款)。新版《目录》自2025年8月1日起实施,2013年12月23日印发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同时废止。
此次,新版《目录》新增两个职业病类别,分别为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每个类别中分别新增一种职业病。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类别中新增腕管综合征(限于长时间腕部重复作业或用力作业的制造业工人)。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类别中新增创伤后应激障碍(限于参与突发事件处置的人民警察、医疗卫生人员、消防救援等应急救援人员)。
新版《目录》将原其他职业病类别中的滑囊炎(限于井下工人)调整至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类别;将原职业性眼病类别中的放射性白内障单列,并调整至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类别;将原职业性化学中毒类别中的铀及其化合物中毒调整至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类别;对相关职业病类别和病种进行了重新排序。
据了解,此次《目录》调整后,我国法定职业病类别与国际劳工组织及世界上多数国家基本一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完善《目录》,提升劳动者职业健康保护水平。
(李春雨)
《医学科学报》 (2024-12-20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