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Keiko Ozato等研究人员发现,干扰素调节因子8(IRF8)能够在后天小胶质细胞中定义表观遗传图谱,从而引导它们的转录组程序。近日,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自然-免疫学》。
小胶质细胞是大脑中的固有免疫细胞。IRF8在小胶质细胞中高表达,但其在后天小胶质细胞发育中的作用尚不清楚。研究人员证明了IRF8与Sall1和PU.1逐步结合到后天小胶质细胞的增强子区域,并在第14天达到最大值。IRF8结合与染色质可及性的逐步增加相关,这一过程先于小胶质细胞特异性转录组的启动。持续和后天的IRF8缺失导致小胶质细胞身份丧失和与病理相关的小胶质细胞样基因的获得。
单细胞RNA测序和单细胞可及染色质测序的综合分析,显示了染色质可及性与转录组之间在单细胞水平上的相关性。IRF8对小胶质细胞特异性DNA甲基化模式的形成是必需的。
在5xFAD模型中,持续和后天的IRF8缺失减少了小胶质细胞与淀粉样β斑块的相互作用以及斑块的大小,从而减轻了神经元丧失。IRF8定义了表观遗传图谱,这对后天小胶质细胞的基因表达是必需的。(柯讯)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90-024-01962-2
《医学科学报》 (2024-10-11 第8版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