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医学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1-19
选择字号: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执行所长
王佑春:“打一次护多年”,广谱疫苗是民之所需

 

呼吸道病原体比较多,包括新冠、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支原体等。有一些疫苗已经被研发出来,比如新冠疫苗、流感疫苗。除了传统的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现在基因工程技术发展也很迅速,它所涵盖的重组蛋白技术、病毒载体技术、核酸技术、纳米技术等都可用于疫苗研发。

从上世纪60 年代到现在,国外仅批准了两款RSV重组蛋白疫苗,且主要用于老年人。究其原因,RSV疫苗面临两个研发挑战,一是疫苗增强反应,主要是针对没有感染过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新生儿。二是病毒结构比较复杂。科学家花了很多年的精力才确定 F 蛋白可以做疫苗的抗原,但F蛋白有不同的状态,现在用的是F蛋白融合细胞之前的结构做疫苗。对 RSV 疫苗而言,可能不同的人群需要不同的策略。

另外,对呼吸道病原体来讲,广谱疫苗非常重要。像新冠和流感病毒,其变异速度都比较快。世界卫生组织根据流感病毒的变异情况会提供采用哪一种病毒株作为疫苗株研发疫苗的建议,几乎每一两年就更新一次。

所以为了达到长期应对不同病毒变异的保护效果,我们需要研发一种广谱的通用性疫苗。即不管病毒怎么变异,疫苗都具有保护作用,这样就不用每年都更新疫苗株,公众也不用每年都打疫苗,而是打一次就能起到保护多年的效果。

这需要我们不仅了解已经发生的病毒突变,还能预测将来发生的突变,然后根据预测结果,设计出疫苗的免疫原,从而研发出广谱的通用性疫苗。这个难度可想而知,需要全球力量协同攻关。

实际上疫苗研发本身就是一个交叉学科,它不仅涉及病原学、免疫学,还涉及基础医学、结构生物学、流行病学,甚至工艺、设施设备等学科。只有加强多学科融合,特别是与人工智能、计算机、结构学等新兴学科密切合作,才能找到疑难病原体的疫苗研发路径,早日让更有效的广谱疫苗惠及公众。

《医学科学报》 (2024-01-19 第5版 封面)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