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国强 来源: 医学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9-22
选择字号:
院士之声
面壁为破壁,格物为致知,致知为笃行

编者按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强于今年9月15日就任海南医学院校长,发表了题为《十年热血,愿倾天涯》的就职演说,对发展医学教育事业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志向。

陈国强

◎陈国强

三年前,根据“高等学校领导人员在同一岗位连续任职一般不超过两届或者十年”的规定,我向上海市委慎重提出退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岗位的请求。2021年3月16日,我结束两届任期,如愿卸任。那个十年,从“强哥”熬成“强叔”的我终于“毕业”。

坦诚地说,近两年来,许多人和不少单位向我伸出了橄榄枝,但我之所以为海医而心动,因为我总是想起一个人,他到海南做教育时,62岁,比我还大了两岁。他可能是在夏天,而我是在秋天登临海南岛。两个春秋,相距了926年。

他叫苏东坡。他是被贬而来,我又是缘何而来呢?知所从来,方明所往。我反复自问,花甲之年,为何选择海南、选择海医?思来想去,初心有三。

其一,为了那份情怀。对海南医学事业,我从相望到相知,感情日益加深。在上海交医工作期间,我就努力支持海南医疗和医学教育发展。这两年里,我又多次到访海南医学院,并在2021年12月9日受邀担任海医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名誉院长。海医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内唯一一所公办医学院校,在76年办学历史中,逐步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办学特色,构建了教学、临床、科研和人才培养四位一体的医学教育体系,为海南医学事业发展做出独特的贡献。更重要的是,我深切感受到海医领导尤其是杨俊书记和建农校长发自内心的期待和锲而不舍的“诱惑”,他们太希望海医提升新格局、开拓新路径、实现新发展。尤其是,无数海医人深切期待的灼灼目光甚至“呐喊”,让我怦然心动。为此,海南省人民政府还专门制定了《关于支持海南医学院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的文件。天时、地利、人和,在这个夏秋之交齐备了。于是,在苏东坡精神的感召下,历经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我毅然决然地来了。我和苏轼,文才相距天壤,但我们都来自巴山楚水,有同样深入骨髓的倔犟与豁达,“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的,谁怕?我义无反顾接受了邀约。所以,请不要怀疑,我是带着情怀,带着真情而来的。

其二,为了那份理想。为了海南人民的健康,为了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软环境建设,我和大家一样,深感海南应该拥有一所属于自己的更高水平的医学院校,应该造就一批又一批更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得天独厚的海医,再创辉煌,此其时也。海医不能错过,我也不想错过。我始终敬佩61岁开始革故鼎新的袁庚们,为改革开放“杀出一条血路”,这样的信念与胆识、这样的理想主义精神与大无畏气魄,我高度认同、极其向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舍我其谁,舍我们其谁?古人云,一年之劳,为数十年之利;十年之劳,为数百年之利者,君子为之。向天再借一个十年,为了海医,就算从“强叔”干到“强爷”,谁怕?

其三,为了自我完善。“面壁十年图破壁”,前一个十年,我高举改革创新、内涵发展的旗帜,在交医努力开展以“拒绝平庸求卓越,摒弃浮躁求实效”为核心的医学教育发展实践,逐步对医学教育产生了一些认知。面壁,是为破壁;格物,是为致知;致知,是为笃行。我很欣慰,十余年的无私奉献,助力上海交医的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和临床医学等三个学科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同时进入A+行列。今天,我带着那些未必成熟的认知,来到海医,力图进行基于海南实际的新实践新探索,力求使自己的医学教育理念和科学人生,在这里完整实现“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辩证发展,“难酬蹈海亦英雄”。因此,我也是为自我完善而来。

我将在海南省委省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海内外兄弟院校的帮助下,努力把海医打造成展示自由贸易港医学科教成果的亮丽名片,推动海南医学院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尊重医学教育和医学学科发展规律,尊重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努力践行和弘扬“自强不息、团结向上、奋发有为”的海医精神,真心秉持“厚德、严谨、博学、和谐”的海医校训,继续弘扬源自上海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时刻铭记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是第一要务。

——弘扬正气,公而忘私,廉洁行事,踏实做人,尊重劳动、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进步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时刻铭记热爱是干事创业最具活力的因子,更是教育的第一要义。

——坚持问题导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充满激情,敢于担当,始终坚信规则可以战胜也必须战胜潜规则,风骨可以战胜也必须战胜媚骨,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制度执行力,着力推动海医实现立德树人、科技创新、医疗服务、文化传承和内外交流的包容式、可协调、可持续的特色化、国际化和高质量内涵发展,时刻铭记文化建设是内涵建设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医学科学报》 (2022-09-22 第2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