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医学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3-10
选择字号:
代表委员热议“医”事

 

编者按

3月4日,我国正式进入“两会时间”。2023年全国两会,定会寻求破题的“最大公约数”,画出治理的“最大同心圆”,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医药卫生依然是两会的热议话题之一。为了及时传递医药卫生领域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的声音,使代表、委员所关心呼吁的问题引起更广泛的关注与思考,促进医药卫生领域的良性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编辑部对部分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进行了提炼,以传递代表、委员对卫生健康行业的所思所想,供广大读者了解。

 

张伯礼

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工程院院士

加快开展濒危药材原创替代品研制

濒危药材是中医临床用药中起关键作用的重要物质。我国濒危动物药材有17种,濒危植物药材有68种。

“这些濒危药材几千年来在临床上一直用于急症、重症和慢性病的治疗,具有疗效确切、起效快、作用强等特点,为100余种名优中成药和300余种经典名方的君药或主要药味。”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说,濒危药材在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张伯礼认为,必须加快开展濒危药材原创替代品的研制、审评注册和产业化,攻克国家面临的重大难题。

利好消息是,现代科学技术为濒危药材独特疗效物质(具有临床价值的物质)和原创替代品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有机化学、药物化学、药理学、化学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等学科的长足发展及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使得濒危药材独特疗效物质(具有临床价值的物质)和原创替代品的研制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可以说,濒危药材原创替代品研究具备了更好的科学基础。”张伯礼说。

濒危药材尤其是濒危动物药材原创替代品研究,经过科学家40余年的努力,在技术与方法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伴随医药健康事业的发展,使用量逐年增大,濒危药材原创替代品的研究成果不能满足并保证中医临床用药,濒危物种有扩大趋势。”张伯礼说。

为此,张伯礼进一步建议,国家制定清晰明确的法规、行政规定、产业政策,支持与鼓励全社会的团体、个人、企业等从事濒危药材原创替代品研究开发事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濒危药材原创替代品注册与研究的政策依据、技术流程、评价体系和注册办法等技术指导文件,推动该项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大力支持濒危药材替代品基础研究,为我国走出一条既保护又利用的路子提供科学支持。

程京

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工程院院士

应重点关注农村医疗卫生的薄弱问题改善乡村医疗设施条件

《2022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以下简称《年鉴》)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国49万个行政村共设59.9万个村卫生室,村卫生室工作人员136.3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7.6万人、注册护士19.3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69.1万人。根据《年鉴》,村医平均每个村不到两个,并且还在以每年5万人左右的数量锐减。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表示,乡村医疗卫生人才资源短缺,主要问题集中在几方面,一是村医年龄结构偏大,老龄化现象普遍;二是村医的待遇较低,造成年富力强的村医流失;三是工作强度大,大中专医学院校毕业生不愿意进入村卫生室工作;四是学历偏低,村医中专及以下占60%,本科及以上学历仅占6.7%,村医整体素质不高。此外,乡村卫生所、医疗室缺乏必要而精密的医疗器械,诊疗能力有限,难以解决村民健康问题。

程京建议,应重点关注农村医疗卫生薄弱问题,加大力度提升农村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水平,立足村镇基层和社区,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改善乡村医疗设施条件,提升服务能力,以全面解决广大乡村基层人民的健康问题为导向,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中西药并用”的人民健康保障体系。

于金明

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工程院院士

加快建立完善的“医防结合”肿瘤防治模式

当前,癌症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指出,40%的癌症可以预防,40%的癌症可以治愈,20%的癌症可以通过治疗延长生命。预防和治疗的有机结合是确保癌症防治效果的关键。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于金明建议,加快建立完善的“医防结合”肿瘤防治模式。

于金明提到,癌症防治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筛查,筛查和早诊早治不仅效果好、花费也少,而且还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因此,他建议,建立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的长效机制,探索将癌症筛查纳入医保;同时,制定可操作性强的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指南,并开展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进一步提高肿瘤防治水平。

“肿瘤患者往往只有一次最佳治疗机会,如果因为误诊误治导致病情进展至中晚期,再进行‘打补丁’式的治疗,花费再多人力、物力和财力也难以挽救。”在于金明看来,大力推广和普及肿瘤规范诊疗尤为关键。他建议,进一步加大多学科诊疗推广力度,构建肿瘤规范诊疗协作平台和网络。

于金明还提出,要推进肿瘤信息互联共享平台建设,加快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统一归口的肿瘤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开展癌症防治效果的长期跟踪分析,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加速人工智能和智慧医疗技术在肿瘤防治领域的转化应用,这样才能不断提升临床实践的个体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

《医学科学报》 (2023-03-10 第3版 封面)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