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思玮 来源: 医学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12-29
选择字号:
研究揭示细菌生物被膜形成新机制

 

本报讯 近日,Nucleic Acids Research杂志发表了广东省人民医院检验科教授顾兵、副研究员刘晓晓一项题为《希瓦氏菌通过H-NS蛋白乙酰化降低氮代谢调控因子抑制生物被膜形成》的研究文章。该研究以细菌生物被膜形成机制为基础,发现了细菌全局调控因子H-NS调控生物被膜形成的新机制,有望从根本上解决细菌耐药难题。

据统计,临床80%的感染性疾病难以清除的原因在于细菌形成生物被膜,生物被膜中细菌的耐药性可提高1000倍以上。生物被膜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在固体或液体表面形成的复杂而结构化的多层聚合物结构,这种被膜提供了一个三维环境,使其中的微生物细胞能通过共享基因传递耐药性,并通过物理阻隔使细菌在生物被膜内更难以被抗菌药物有效地清除。“它就像是大量微生物聚在一起,共享抵抗能力,并形成保护圈,以至于抗菌药物无法发挥抑菌作用。”顾兵说。

希瓦氏菌可通过开放性伤口或创伤进入人体导致感染,希瓦氏菌在人体内形成的生物被膜,导致感染难以根除。刘晓晓团队前期研究发现希瓦氏菌温和噬菌体的“激活”可促进希瓦氏菌生物被膜的形成,细菌H-NS蛋白是调控温和噬菌体“沉默-激活”的关键。

然而,迄今为止,生物被膜中细菌氮循环代谢通路的改变仍不明晰。

该研究发现,希瓦氏菌H-NS蛋白的乙酰化可通过降低氮代谢关键调控因子glnA的表达,进而降低细胞内含氮物质的关键氨基酸——谷氨酰胺的含量,以抑制生物被膜形成。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只有H-NS蛋白去乙酰化,使谷氨酰胺的合成通路处于“开启”状态才能实现。

研究人员表示,此项研究有助于加深对细菌生物被膜细菌氮循环过程的理解,为开发高效清除细菌生物被膜的技术和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张思玮)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93/nar/gkad1219

《医学科学报》 (2023-12-29 第11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