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思月 来源: 医学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12-29
选择字号:
马玙:一生扎根结核病防治一线

 

马玙

◎丁思月

她年逾九旬,却依然坚持出诊,是患者眼中可亲可敬的“马老太太”;她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结核病领域的旗帜,从医68年,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结核病防治事业;她更是患者眼中的朋友,关注患者的每一个感受,用心温暖着每一位患者。她用精湛医术解除病人的痛苦,用行动诠释着“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初心,她德高技深、爱岗敬业,医者情怀令人感佩……她,就是中国结核病防治领域的大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结核病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主任医师马玙。

尽己所能,为民解疾

结核病,成长在灾难中。它曾被当作遗传病,也曾被追捧、视为一种病态美,更多时候,它被称作“白色瘟疫”。17世纪至19世纪,肺结核曾是横扫欧美地区的“连环杀手”,肖邦、契诃夫、卡夫卡、雪莱、济慈等人的生命均因肺结核而画上句号。而我国也很早就流传着“十痨九死”的说法,数千年来,结核病的阴影从未散去。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在贫病交加的内忧外患中毅然成立了7个中央直属医院。之后又在北京城东运河旁建立了一所集“医疗、研究、教学、防治”于一体的结核病专科医院。1955年从江苏医学院医疗系(现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马玙来到中央结核病研究所,当了一名医生。在结核病临床与科研教学岗位上,她一干就是一辈子。

“我从小就立志做一名济世救人的医生。上大学前,在我喜爱的外语和医学两个专业中,我选择了学医。我至今认为,当初的选择非常正确。”马玙说。

“在那缺衣少粮的年代,我们一天到晚吃窝头,设备老旧、药品短缺更是常有的事,条件艰苦,但我从没想过改行。”马玙回忆说。那时候交通不便,进村做筛查,她和同事们背着X光机跋山涉水才能到村里。有一次,马玙带队去平谷土谷子村做结核病筛查。这个村在大山里,不通汽车,他们只能徒步前往。到了村里,村民吃惊地说:“这座山,好汉爬也得出三身汗。你们带着这么重的机器赶过来,太不容易了!”

在那个年代,不少结核病患者家境贫寒,马玙想方设法让他们少花钱,尽可能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给农民看病碰到家庭困难拿不出医药费的,她就自己垫上。马玙说:“你知道老乡当时有多困难吗?有一次我们开完药,老乡说,您等一会儿,我出去一下,结果半个小时都没回来。后来我们才知道,他回家从鸡窝里捡了鸡蛋,要拿出去换钱给我们。这件事让我太难忘了。”当时,马玙的工资是56元,她每个月都拿出一部分钱给病人垫付医药费。“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尽己所能,为民解疾。”

带着这样关爱患者的执念,马玙走过了68年,很多患者成为了她的朋友。她说,做一名医生是她的幸运,做一名爱患助患的医生是她一生的追求。

最有效的处方是爱

一个放大镜、一根小教鞭,是马玙出诊时的必备。她说,带上这两个工具,一是为了现场看胸片,二是为了方便给病人解析病情。

马玙有很多细小却暖心的行医习惯。每次听诊前,她都会用手把听诊器焐热;听完前胸听后背时,她都会自己走到患者背后;给老年患者做完检查,她要扶着对方下了诊查床再去开处方……她说:“别小看这些细节,它传达的是医患之间最重要的平等观念,医生平等待人,给患者以尊严,这样就会减少很多矛盾。”

对待任何病人,马玙都特别认真。有一次,一位在体检时发现双上肺病变的患者来院就诊,根据检查结果尚不能明确诊断,马玙就建议患者先随访。一听说随访,患者就以为没有什么事,也不过来看病了。两三个月过去,仍然没有见到病人的踪影,马玙很着急,千方百计联系上了这名患者。患者知道后特别感动,没有想到这位知名教授还惦记他这样一个普通病人,马上赶到医院做CT等相关检查。最终患者被确诊为低度恶性肿瘤,手术后十年没有复发。

马玙的学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结核三科副主任段鸿飞说,他会永远记得老师对他的“反向”教学。“马老提醒我,做医生,别总记着‘过五关斩六将’,脑子里得反复复盘‘走麦城’,不停自我否定,这也是对患者负责。复盘当时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在哪个地方能做一点改进……这让我受益匪浅。”

新冠疫情暴发后,马玙一直坚持出诊。为了尽快作出准确诊断,她常常亲自到CT室查看患者影像资料,及时给患者打电话告知病情,让患者安心。马玙常和学生们说,“医生最大的敌人是冷漠,最有效的处方是爱。医生的一点点关爱,就可能改变患者的一生;医生一个小小的亲近动作,都可能在患者心里洒下一片阳光。”

现在,她曾一手创建的团队正在开展用基因分子生物学技术来检测各种药物相应的耐药基因等新研究,主任职务也从马玙传给了她的学生,再由学生传给了更年轻的后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结核病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副主任、马玙学生的学生潘丽萍说,马老是连接临床和研究的一座“桥梁”。“正是因为她的方向在这里,所以我们后续的很多研究都是结合临床去做一些攻关。马主任就是指明方向的人。”

临床科研“双肩挑”

20世纪80年代初,马玙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美国进修两年,她把时间精确到分秒,她知道自己多学习一分,带回去的收获就多一分。

“在美国的时候人家问我,是不是想留下来,我说不是。国家那么困难,我一定要奋斗,所以我在那里是很努力的。有时候也挺得意,从临床大夫的角度来说,我懂基础;从基础研究的人说起来,我懂临床,有点‘双肩挑’的意思。”

曾有人问马玙,“您已年过九旬,应该颐养天年了,为什么还这么孜孜不倦地学习?”她回答道,“面对患者,我们除了要有仁爱之心,还必须具备精湛的医术,做到诊断正确、治疗有效。医无止境,要真正成为医者,就要不断学习。”

从医半个多世纪,马玙每天坚持学习。年轻时下乡劳动,她会随身携带一本《实用内科学》,一有空就拿出来读;她自学英文版书籍,攻克语言难关;每次参加国内学术会议时,她都全程听课做笔记;她还经常查阅结核病诊治的相关文献,了解前沿信息。她说,“虽说我们是专科医生,但患者可能伴发其他疾病,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

六十八载春华秋实,她先后发表中英文论文185篇,参加了19部专著相关篇章的撰写工作,主编了《实用肺癌防治指南》《结核病》等书籍。1990年以来,她在结核病的分子生物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完成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多次获得北京市科委科技进步奖。多年来,马玙培养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很多都已经成为全国各大医院结核专业领域的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这就是马玙,她常用“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自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老卫生工作者,我永远不改初心,时刻听候党的召唤!”马玙说。

《医学科学报》 (2023-12-29 第8版 人物)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