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思月 来源: 医学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9-30
选择字号: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肠道微生态与肠菌移植专委会成立

 

健科会供图

本报讯 9月24日,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肠道微生态与肠菌移植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成功召开。受疫情影响,来自全国24个省份的百余位肠道微生态与肠菌移植相关院士、专家、学者齐聚线上,共同见证了专委会的成立仪式。会议由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会员组织部副主任张建业主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首先致辞,对专委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并简述了肠道微生态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及对未来的展望。他指出,深入探讨人体健康向疾病演变过程中的肠菌分布规律、时空演化特征、远端调控机制、疾病诊断治疗应用等方面的难题,可为研究慢性病患者肠道稳态精准恢复提供实验和临床诊疗数据,同时是当前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随后,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党支部书记兼秘书长夏岑灿致辞,并宣读了健科会肠道微生态与肠菌移植专委会党的工作小组组长任命通知。他指出,肠道微生态与肠菌移植作为新兴学科,临床医师对这项技术有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认知过程。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作为促进中国人体健康科技发展的单位,有义务推动这一新兴学科的成立,也期盼专委会在未来能为我国人体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健科会会员组织部主任马保国主持了专业委员会选举工作。经过线上无记名投票,专委会全体148名委员经过2轮投票选举产生:秦环龙教授担任主任委员, 陈烨、何兴祥、聂勇战、任建林、赵增仁、郑鹏远、周永健、朱宝利八位教授担任副主任委员,陈红旗教授担任秘书长。专委会同时聘请曹展、黎萍担任副秘书长。

上海医药副总裁、上药信谊董事长潘德青作为企业会员代表发言,他表示,目前上药信谊已与上海十院、华大基因联合共建了上海市人体肠道菌群开发与研究技术工程中心。未来,将与各位共同携手推动和打造更好的肠道微生态与肠菌移植学科与生态环境。

首届专委会主任委员秦环龙教授进行了工作报告,向与会者详细介绍了专委会的成立背景、过程及成员结构,擘画了专委会未来的工作方向、蓝图,并号召全体委员以此为新的起点,展开新的征程,在肠道微生态与肠菌移植领域勇于创新,共同为学科及专委会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

上海第十人民医院肠道微生态治疗中心主任陈启仪教授作为常委代表进行发言,对肠道微生态与肠菌移植的科研及临床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享。

学术报告环节,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朱宝利教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兴祥教授共同主持,邓子新院士、李宁教授、陈烨教授、左涛教授四位肠道微生态、肠菌移植领域的专家学者分别带来了《以合成生物学驱动大健康产品的创新与创造》《以菌群移植为杠杆撬动学科建设与发展》《基于调整肠道菌群的IBD临床实际》《肠道并病毒与微生态移植》等报告,并得到了广泛好评。

近年来,人体肠道菌群被发现与人体健康状态及多种临床急、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因此备受学界重视,但限于部分基础学科的发展,以及临床积累的深度,相关学科的学术建设、规范化应用和临床转化等各方面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专委会的成立将有力推动肠道微生态与肠菌移植学科学术建设,进一步规范从基础到临床应用的标准,加强多学科学术交流合作,提升科研人员和临床医/技师对肠道健康的认知与技能水平,以更好服务于人体肠道健康。(丁思月)

《医学科学报》 (2022-09-30 第11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