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祎琪 张思玮 来源: 医学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9-2
选择字号:
熊德海:以患者需求为前进动力

◎本报见习记者 陈祎琪 记者 张思玮

名医简介

熊德海:男,主任医师、外科教授、重庆大学医学院硕士生导师,重大附属三峡医院肠道(疝与腹壁)外科主任,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普通外科学科带头人。擅长胃肠与疝等疾病的临床诊治与研究,引领推广腔镜微创与智能机器人手术,对胃肠肿瘤的精准微创、超低位直肠癌保肛、巨大疝与腹壁缺损修复等有独到见解。担任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肠息肉防治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胃肠外科医师专委会主任委员等学术兼职。

熊德海能够成为一名医生,得益于恩师的悉心提点。

“高考志愿是老师指导我填的。”熊德海说,当时老师对他有两个期待,一是为健康事业服务,为身边的人带去安慰;二是希望他能在医学领域不断深耕与拓展、有所建树。

怀着这份期许,熊德海踏进医学殿堂。刚进入临床时他又被良师“粗暴”地安排到外科,从此在多位名师的指导下成长为远近闻名的医生、重庆民心医师。在他三十余年外科生涯中,他不仅主刀了上万台手术,服务了二十多万名患者,而且在肠息肉及胃肠道肿瘤等疾病诊治方面积淀了深厚的功底,并成为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普外学科带头人。

然而,面对这些成绩,熊德海将其归功于患者,“是他们的需求推动着我不断前进”。

肠息肉防治须科学规范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肠道肿瘤的发病呈高增长态势。“我所在的科室有超过七成的患者因肠癌住院,且多为中晚期。因此,改善肠道肿瘤预后的防治策略与措施,已成为全球健康领域亟待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熊德海在探寻肠癌早诊早治的研究中发现,很多肠道肿瘤是由肠息肉恶变而来,早期肠道肿瘤仅仅表现为肠壁细小的息肉样凸起,因此肠道肿瘤的早期防治,必须从关注肠息肉开始。

肠息肉是肠道黏膜表面凸出的异常组织,在早期息肉体积较小时,通常不被人们所感知。随着肠息肉体积不断增大,以及机械摩擦等因素会导致局部炎症、损伤出血、套叠脱垂、机械梗阻等一系列症状。临床上患者大便频次增多、不规律、有坠胀感并伴有黏液血便等大便性状改变,甚至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肠息肉有单发、有多发,当肠息肉密密麻麻达到成百上千时,被称为肠息肉病。其实,肠息肉也有良性和恶性之分。我们习惯把那些炎症性、增生性的息肉划定为良性息肉,是因为这类息肉大多体积微小、极少恶变,且具有一定的自愈性,对身体危害很小。而腺瘤性息肉被划定为恶性息肉,其实是为了警示其有癌变风险,需高度重视、认真对待。

对于肠息肉的发病原因,熊德海表示,机体自身的先天因素所占比重最大。一是基因,肠息肉发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同时肠息肉的发生更具有种群与地域的特征;二是年龄,肠息肉在机体退变中突变,其发现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

生活方式等后天因素也不容小视。比如,长期酗酒吸烟、有害食品、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肠道炎症刺激、肠微生态失衡、肠黏膜屏障破坏以及尿毒症或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机体免疫低下,均可诱发或加速肠息肉的发生与进展。

在治疗上,熊德海表示并非所有的肠息肉都需要“积极”或过度的干预治疗。整体而言,5毫米以内的良性息肉可以观察,患者不必过度惊慌。但如果是肿瘤性息肉,尤其是广基息肉,或体积偏大、或有经验的医生预判有恶变风险的,应及早进行干预切除。熊德海强调,在肠息肉的治疗上必须坚持科学规范的原则,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盲目扩大。

“MDT+机器人”提升预后效果

现实中,很多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已是中晚期。为此,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早在7年前就开创了肠癌MDT多学科诊疗模式。由诸如肿瘤化疗科、肿瘤放疗科、肝胆外科、消化内科、营养科、病理科、影像科,必要时增加肺科、妇科、血液科等多学科骨干单元构建的MDT团队,紧紧围绕患者这个中心,坚持每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人员、固定模式地展开,充分体现“患者至上”的个体化讨论与协调,以更加规范与科学合理的诊疗措施让患者最大化获益,并有效改善患者生存与生活质量,有些晚期患者甚至因此获得了超过5年的生存预期。

“MDT模式给不同患者所带来的巨大获益是不言而喻的。”熊德海说,MDT的核心意义就是以病人为中心。

2019年6月,熊德海及其团队接触到全球最为先进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实际上机器人手术是腹腔镜微创的升级版。”熊德海称,团队逾千例的机器人手术体现了其操作更精细、解剖更精准、视野更清晰、画面更稳定、流程更合理、环节更可控、创伤更微小,以及术中出血减少、术后康复加快、并发症降低、住院天数缩短等优势。机器人手术必将成为未来外科主宰!

此外,熊德海还创新引进了超低位直肠癌极限保肛(ISR)、经肛直肠全系膜切除(TaTME)、经自然孔道腔镜取标本(NOSES)和单孔腹腔镜(LESS)等多项国内外领先技术,为其服务的患者带来更多福祉。

肠癌防治从肠息肉开始

对于肠道疾病的预防,熊德海建议,首先应保持乐观的心智、利他的思维、愉悦的情绪、充沛的体能、适度的锻炼、良好的习惯,使机体充满活力,增强免疫力,以应对任何系统疾病对健康的危害。

其次,在胃肠道健康饮食方面,应选择对胃肠道有益的食物,注重多样化搭配更利于肠微生态平衡。减少诸如过量烟酒、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超限食品添加等有害物质的摄入,更应避免暴饮暴食、偏食厌食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减轻肠道负担。

作为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肠息肉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熊德海表示,专委会将发挥专家资源的优势,深入探索肠息肉的发病、进展、癌变等环节因素与防治策略,着力探索非肠镜下的早期检测、精准预测等创新与拓展,以实现更为科学合理的实时干预。同时,专委会将在其手术指征、术式选择、规范诊疗等方面编写相应的专家共识、技术指南等专业著述,填补国内肠息肉与癌变防治领域的空白。

面向广大民众,专委会将积极开展肠道健康知识的科普工作,并建立一个服务平台,为大众提供更为便捷实用的网络化咨询与专业化服务。

“一个人、一个团队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如果可以汇聚更多力量,并编织成一个网络,那么星火相拥必将光明一片。”熊德海说,每当看到患者愁容满面而来,喜笑颜开而归,他就会更加热爱医生这份职业。这份职业承载着患者的更多需求、承载着患者的亲人与牵挂者们的诸多期许,正是这么多期许与动力推动着熊德海不停前进的步伐。如果能“倾其所学、尽其所能”地为患者减轻一分痛苦,为他们的家庭带去一丝宽慰,那这就是人世间最值得期待的幸福!

《医学科学报》 (2022-09-02 第8版 人物)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