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锦绘 来源: 医学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6-17
选择字号:
猴痘诊疗指南发布

 

本报讯 6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发布《猴痘诊疗指南(2022年版)》。这也是我国首次发布有关猴痘的诊疗指南。《指南》指出,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预后良好。目前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和对并发症的治疗。此外,猴痘病毒对热敏感,加热至56摄氏度达30分钟或60摄氏度达10分钟可灭活,紫外线和一般消毒剂均可使之灭活。

《指南》指出,猴痘潜伏期为6~13天,发病早期出现寒战、发热,体温多在38.5摄氏度以上。多数患者出现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肿大。发病后1~3天出现皮疹。皮疹首先出现在面部,逐渐蔓延至四肢及其他部位,皮疹多呈离心性分布,面部和四肢皮疹较躯干更为多见,手心和脚掌均可出现皮疹;也可累及口腔黏膜、消化道、生殖器、结膜和角膜等。皮疹经历从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疹到结痂几个阶段的变化,疱疹和脓疱疹多为球形,直径0.5~1厘米。从发病至结痂脱落需 2~4周。

《指南》指出,出现上述临床表现者,同时具备以下流行病史中的任一项可判定为疑似病例:发病前21天内有境外猴痘病例报告地区旅居史;发病前21天内与猴痘病例有密切接触;发病前21天内接触过猴痘病毒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或分泌物。疑似病例且猴痘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培养分离出猴痘病毒的,为确诊病例。鉴别诊断方面,《指南》称,主要和水痘、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等其他发热出疹性疾病鉴别,还要和皮肤细菌感染、疥疮、梅毒和过敏反应等鉴别。

(陈锦绘)

《医学科学报》 (2022-06-17 第11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