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思月 来源: 医学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6-17
选择字号:
传承是医学的命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丁思月/整理

优秀的医学精神需要传承下去,优秀的办医经验需要广泛学习、互相促进。那么,医学院校如何将大医精神传承,如何培养优秀的医学生?

医学如何传承

白岩松:学生学医都想成为“大医”,但成为“大医”之前必须有引领的老师。胡院长,您在医学院学习过程中,哪位大师对您的引领作用最大?

胡盛寿: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你要选择学医,当然要有一个好的医学院,好的医学院最重要的是他的师资力量。

就我个人而言,虽然大学不是在协和医学院读的,但是在选择自己从事的专业时,选择了协和医学院的心脏外科,最重要的是遇到了一批受过高质量医学系统教育的老师,他们让我的临床能力、人文修养等进入更高的层次。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协和等顶尖医学院校在引领整个医学、临床医学和基础前沿医学的发展,这是无价的。

就我个人而言,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是全国最知名的心脏外科医生,比如郭加强教授、朱晓东教授。他们身上最能够诠释顶尖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医生是什么样。

他们不仅有扎实的临床功底,同时还有很超前的对学术、专业的理解和视野,他们在不同的阶段不断地向你传递信息,使你对所学越来越有兴趣,使你对知识有强烈追求的欲望,这也是包括协和老师在内的高质量医学院校师资传递给学生的不同的东西。

白岩松:张院长,今天的“张孝骞”“林巧稚”是不是还在呢?

张抒扬:我们在协和精神的指引下,受到老一辈比如张孝骞、林巧稚、曾宪九等诸多著名教授的影响。我的导师方圻教授、金兰教授,还有整个内科学系的教授对我都产生深刻的影响。

呼吸病学教授罗慰慈,免疫病学教授张乃峥,传染病学教授王爱霞,肾脏病学教授毕增祺,血液病学教授张安、张之南、李蓉生、潘家绮,消化病学教授潘国宗、陆星华、柯美云,心脏病学教授纪宝华、朱文玲等等,可以说数不胜数。

现在还活跃在临床教育一线的医学大家们更是深刻影响着当代医学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邱贵兴、郎景和,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玉沛,德高望重、才学深厚、桃李天下;风湿免疫科张奉春教授、泌尿外科李汉忠教授、神经病学系崔丽英教授等一大批教授,都是今天医学界著名的专家,都是影响着年轻医生的老师们。

在他们身上,仍然能够看到先辈们的影子,张孝骞教授、林巧稚教授、曾宪九教授的精神犹在,老协和的学术思想与严谨工作作风仍在传承与发扬,其他高质量医学院校的医学教育精神也会一直传承下去。

学生能传承到哪些协和精神

白岩松:胡院长,如果说协和的百宝箱里有很多宝贝,比如说病历制、大查房、住院医师制度,让您推荐一个宝贝作为礼物送给将来进入协和的学生,您会选哪个宝贝送给他?

胡盛寿:协和最宝贵的东西,我觉得是完整的教学体系和高质量人才产出的教育结构。当你跨进了协和医学院这道门槛,经过基础教育、人文教育、生命科学教育等完整的教学框架体系教育后,有可能当一名医生,有可能做一个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者,比如新药研制、生物科学研究,或者做一个公卫流行病学的专家。

所以我要对报考医学院的学生说,你选择协和的话,经过系统的教育,可以按照你的兴趣和未来的价值取向做很多选择,而且是很好的选择,从医学延伸到整个生命科学领域。都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选择学医充满了无穷的想象力、拥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白岩松:张院长,在协和读书的时候会知道两个字叫做“博精”,而在协和医院的时候也会记住另外两个字“求精”。受教育的时候是“博精”,就业的时候是“求精”,这其中有什么样的变化?是不是也是协和特别重要的宝贝?

张抒扬:“博精”是为了在医学生的时候打下很好的基础,有很好的国际视野。到了医院做医生的时候,我们是一个病人一个病人地诊治,一个病例一个病例地解决,在这个过程当中必须具备一种“求精”的精神和作风,才能够做到对每一位病人精心、细心、用心。

来到协和医学院读书的同学们能够得到在中国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协和三宝”,即教授、病案、图书馆。这体现了协和医学院强大的师资力量,以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病例资源,这是在书本上、在图书馆里也找不到的东西。在每一份病案当中都体现了我们的“求精”精神。

其他医学院能学习哪些协和经验

白岩松:王院士,协和医学院为什么招生名额少?

王辰:我们首先要求对学生培养的严格性和质量,因此要在他身上凝聚最好的资源。

医学教育对资源的要求很高,从最开始学习人体基本的构造就要有各种教学条件,还要有一系列严格的训练条件和实习条件,在此基础上对每个学生都要手把手地传授。

要想教好医学生,没有充分的资源提供、良好的条件支撑、严格把控的过程,尤其是没有高水准的师资是不可能的。所以,为了培养高素养的医学人才,我们一定要集中资源在这些学生身上。

这些学生一旦进了协和医学院,以他们的天赋、自己的努力加上较为优越的环境和条件、高水准的老师,学生成才的机会比较大。

白岩松:在整个现代医学发展的过程中,抗生素不是中国人的发明,血液循环理论也不是我们的,那么,未来的医学生会不会取得医学的重要突破?

王辰:中国医学界最需要突破的一个障碍就是自我封闭的意识和做法,这种情况在医学教育中也有所反映。

目前,医学教育与其他学科交融度不高。人类重要的文明进步、技术进步经常产生于一些学科的交融点、交叉点,而且最精彩的最能影响社会的成果往往是多学科交融的结果,比如CT、分子生物学技术等。

为此,协和医学院一方面加强对8年制医学专业、护理专业的多学科教学;另一方面,为了打破医学与多学科交融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我们设立了“4+4”医学教育制度。即已在大学就读的优秀学生,无论什么学科和专业背景,只要有志学医,就有学医的机会,他们可以在大学三年级以前修满生物学、有机化学等医预科的学分,再报考协和医学院“4+4”试点班,考入后把他们所具有的多学科基因都注入到医生这个群体里,产生多学科交融的硕果。此外,协和同时在临床医学专业之外,推进群医学及公共卫生教育,追求群体乃至人类健康效益的最大化。

(根据《学医——白岩松对话协和医学院》访谈整理,略有改动)

《医学科学报》 (2022-06-17 第4版 封面)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烧毁的卫星正在污染大气 数百个包含种族歧视的植物名称将被改变
平均每棵树干中都有超过1万亿个微生物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