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思玮 丁思月 来源: 医学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5-6
选择字号:
石汉平:营养治疗让生命绽放

 

◎本报记者 张思玮 ◎丁思月

名医简介

石汉平: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胃肠外科主任、临床营养科主任。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肿瘤特医食品)主任,肿瘤代谢与营养北京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任。2021年入选全球临床营养领域最活跃的5位学者,位列第二,为首次入选的亚洲学者。

回顾四十年行医生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胃肠外科主任石汉平说:“上大学、去参军、当医生,每一次的选择都无愧于心中的担当。而当医生能够让自己被更多人需要,这是我的快乐和价值所在。”

无愧于心中担当

成为一名医生是石汉平从小的愿望。小时候,他生活在农村,生活和医疗条件都很艰苦。那个时候农村人得了病没有钱治疗,很多时候只能忍着。

他记得母亲的牙一到晚上就疼得特别厉害。“现在看来只是小小的牙髓炎,但那时候母亲只能用头撞墙来缓解疼痛。”石汉平流着眼泪,毫无办法。从那时起他就下定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当个医生,为母亲和家乡的亲人解除痛苦。1979年,石汉平如愿考入医学院。

大学毕业,正好赶上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石汉平决定参军,那个时候他觉得对于国家来说,一个士兵比一个医生更重要。就这样,石汉平成为了一名工程兵,虽然后来没有上前线,但是当兵的日子磨炼了他的意志,也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1987年,石汉平再次进入医学院攻读研究生,继续从医之路。1998年他留学美国,只身到国外学习先进的医疗技术。2002年,当石汉平学成回国后,看到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被疾病折磨。而彼时,肿瘤营养研究在我国仍然是一个空白。

因为没有营养支持,很多肿瘤患者骨瘦如柴。石汉平决定进入肿瘤治疗领域,选择肿瘤营养作为主攻项目。当时肿瘤营养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人们对它的认知误区很多,民间流传着肿瘤患者要忌口、营养会促进肿瘤的生长,甚至肿瘤患者要尽量少吃,以饿死肿瘤等说法。

于是,石汉平团队率先在全国推动肿瘤营养治疗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推动无饿医院建设。如今营养治疗已经占据肿瘤治疗的一线地位。

填补国内空白

经过数十年对肿瘤患者营养不良问题的研究,石汉平创立了我国肿瘤营养学科和我国第一个肿瘤营养学术组织——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石汉平还记得召开第一届全国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学术会议时,有230人参加。而2018年在北京举行的第六届学术年会,注册医生已达2300人,6年时间增长九倍。

此外,他首次提出肿瘤营养疗法并被写入国家统编教材,同时主编了我国第一部《肿瘤营养学》。可以说,他带领团队取得的一系列突破性创新成果,有力促进了我国临床营养及肿瘤治疗,提高了我国肿瘤营养学术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错误认识,奠定了营养治疗在基础治疗和一线治疗的地位。

人民卫生出版社认为他“填补了国内空白,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学科”。中国工程院院士黎介寿认为“这是对我国肿瘤学与营养学的一个贡献”。

石汉平构建了肿瘤营养不良诊疗体系,即构建了三级诊断、五阶梯治疗、医院—社区—家庭(H-C-H)分级管理的肿瘤营养疗法完整体系,并在全国127家医院建设营养治疗示范病房。他牵头制定的肿瘤营养治疗指南30个、专家共识16个、国家标准4个。此外,他还发明了量化营养诊断模型,死亡风险预测能力显著高于TNM分期。

为了全面阐明我国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他领衔国内27个省区市102家医院开展常见恶性肿瘤营养状况与临床结局相关性研究,建成世界最大的肿瘤营养数据库,患者超过6万例。首次描绘了肿瘤营养不良发病图谱,发现我国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达80%,其中中度+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达58%。

此外,为了推动营养治疗成为国家政策,他先后向全国人大、国家卫健委、人社部、医保局呈送《建设“无饿医院”》《营养是一线治疗》《营养素是营养不良患者的基本治疗用药》等数十份建言,呼吁重视临床营养,倡议建设“无饿医院”。推动临床营养纳入“国民营养计划”、推动肠内营养制剂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推动营养制剂退出国家辅助用药目录,推动临床营养成为高等医学院校必修课。

石汉平经常说,患者其实是一本书,“一个医德高尚、艺术精湛的医生一定是患者这本书的真诚读者。”他数十年扎根于临床,对疑难杂症的治疗有深刻的体会,提出了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处理“吹(呼吸锻炼)、吸(吸氧)、动(体能锻炼)、静(良好睡眠)、限(控制静脉输液)、养(营养治疗)”六字原则,制定了癌性肠梗阻的减(减压)、加(加营养)、抑(抑制消化液分泌)、激(激素)、利(利尿)、动(运动及促进肠蠕动)“六字方针”,创立了经腹膜外入路的保功能盆腔廓清术,践行“零输血手术”理念,提出“营养治疗是疾病的一线治疗”。呼吁“还营养为一线治疗”。所有这些显著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挽救了一大批中晚期肿瘤患者,给予了他们重生的希望。

严格教学,贴近生活

作为一名医生,石汉平问心无愧,初入杏林后应征从戎,虽然没能真正上战场,但这也锻造了石汉平果断严谨的品格。

他要求学生从读博开始每周都完成组会的工作汇报。也正是得益于每周的工作汇报,他的学生在做研究和学习上有一个比较系统的框架,并在需要的时候用以进行更有效的讨论。

而在组会上,石汉平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做事情要往前赶”,“做医生、做学问其实是一个终生学习的过程,要不断地去学习,去超越自己”。

科学研究无小事,石汉平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他经常教导学生要有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挫折。

石汉平经常说,“挫折是常态,成功是意外,要对科学研究有深入的思考,不怕挫折,挫折会让我们更加强大”。为了精益求精,做有意义的临床文章,石汉平“发明”了提高团队学术水平的一个“秘密武器”——“学术会诊”,不定期地及时开展学术内容讨论。他认为,在学术上要集思广益,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作为老师,石汉平不仅教书育人,还时常关心学生的生活情况,叮嘱学生加强身体锻炼。“我经常在学生科研压力大时主动找他们谈心,一起总结实验失败的教训,并分享我自己的人生经历,为学生鼓励打气,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

石汉平说,不管是站在手术台前手握手术刀,还是坐在门诊里面对每一位患者,都不能忘记医者救死扶伤的天职。

《医学科学报》 (2022-05-06 第8版 人物)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烧毁的卫星正在污染大气 数百个包含种族歧视的植物名称将被改变
平均每棵树干中都有超过1万亿个微生物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