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思玮 来源: 医学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3-18
选择字号:
主委访谈
王鹏:打造健康管理智慧化新局面

 

王鹏

◎本报记者 张思玮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慢性病不仅仅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还可能成为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之一。优先做好慢病防控是“2030健康中国规划”纲要的重中之重。那么,作为健康管理机构(体检中心)如何面对这一变化?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健康管理(体检)中心主任王鹏。

无法全面满足公众健康需求

《医学科学报》:目前,我国健康管理(体检)领域发展状况如何?

王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国内健康管理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在学术层面上更加注重学科建设,全国和地方都有定期召开的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促进了健康管理学科的发展。国内知名的体检中心都从单纯体检向检后健康管理逐步转变。

健康管理专业蓬勃发展,部分高校也成立了健康管理专业,正在不断完善培养机制,培育满足健康管理事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不过,相较其他专业,我国健康管理专业起步晚、专业底子薄、可借鉴实践经验少、各梯队人才储备不足,尚无法全面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医学科学报》:基于上述情况,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体检科做了哪些新尝试?

王鹏:我们一方面在检前、检中、检后全方位关注数据收集,在优化体检方案的同时,做好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模式,建立人员健康档案、健康管理队列,积极为签约团体单位提供检后健康管理服务;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利用科技实现受检者的全程—全方位管理,支持微信、手机App、PC端等各种访问形式,方便体检者查阅报告,并且实时推送健康信息,满足客户日常居家健康指导、监测的需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健康服务理念。

体检项目应“量体裁衣”

《医学科学报》:面对种类繁多的体检项目,公众如何选择体检套餐?

王鹏:公众选择体检套餐时,不可盲目追求高大上,应做到“量体裁衣”,根据年龄、性别、遗传背景、生活方式、健康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体检项目。

北医三院体检中心目前已经开展了检前咨询门诊,未来将逐步推广检前问卷调查与体检项目自动推送服务。这将使公众告别“千人一方”的体检套餐,实现个体化体检项目的自主选择。

此外,我们在传统体检项目的基础上,结合医院优势资源,开展了运动功能测评项目、肿瘤风险筛查、肥胖健康风险筛查、女性孕前风险筛查、女性围绝经期健康风险筛查等。这些项目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尤其运动功能测评项目是我们体检中心特色项目。

《医学科学报》:能谈谈运动测评项目吗?

王鹏:《“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强全民健身科技创新平台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站点建设,开展国民体质测试,完善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开发应用国民体质健康监测大数据,开展运动风险评估。

大量科学研究表明,运动不仅可以提高生活质量,而且有利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预防,降低冠心病、脑卒中、癌症等重大疾病的风险。

然而,不科学、不适宜的运动不但不能给运动者带来健康,反而因锻炼不当导致运动伤害,甚至运动猝死。如何引导公众进行安全有效的运动是相关从业人员的重要课题之一。

为此,我们中心联合医院特色学科组织专家通过研究理论以及反复临床实践,编写运动功能测评流程,并邀请健康管理学科、运动医学科、骨科、心内科、康复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了基于运动功能测定与评估的健康管理方案。根据运动测评结果制定个体化精准运动处方,测试出运动中安全有效的阈值,进而发现受检者心血管系统和运动系统功能方面的不足以及潜在的伤病风险。

多学科交叉提升创新动力

《医学科学报》:立足人类疾病谱,健康管理部门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布局?

王鹏:健康管理部门既是疾病前期的哨所,更是健康风险监测的哨所,怎样“管”好健康是当下的急迫需求。为了更好地促进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为健康管理人,我们应将工作重心从以筛查疾病为中心转向筛查健康风险因素并及时指导干预的健康管理,为此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布局。

第一,检前慢病风险因素的筛查。针对慢性病个性化制定体检问卷,设计慢性病风险评估的体检套餐,以性别和不同年龄阶段划分,制定出不同年龄阶段慢性病风险评估的体检项目。

第二,检中严格保证慢病的质控。建立慢性病筛查模型和知识库,对体检过程中发现的潜在风险人员设置预警提示,由体检中心开具专业的健康管理处方,转入体检检后管理。同时开通内分泌代谢门诊、心血管病门诊、脑血管病门诊、睡眠门诊、运动医学科等绿色通道。

第三,检后慢性病及风险因素的管控。检后的慢病健康管控是重点,实现饮食、生活方式、运动、睡眠等方面动态化闭环监督管理,充分利用检后管理平台和智能移动终端设备进行慢病风险筛查、日常健康指标的监测和个性化的健康指导,为慢病患者提供健康服务。

《医学科学报》:随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健康管理机构应该如何发展?

王鹏:健康管理作为新兴的医学学科,健康管理与人工智能、光学、材料学等交叉融合创新发展是必然趋势。

首先,我国已经将健康大数据归入国家战略布局,体检中心将利用这一契机,使用体检大数据开展学术研究,建立疾病预警体系,促进健康管理学科快速发展。

其次,利用体检数据实现全生命周期服务、终身服务。未来或许将体检者的信息集中在一个区域数据中,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体检者对自身健康的了解,依据数据让体检者变被动健康管理为主动寻求健康管理。

再次,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健康体检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智慧化体检系统。人工智能穿插于“检前—检中—检后”各个流程,在检后“管”健康方面发挥优势,建立动态预警、监测、评估体系,对体检者饮食、生活方式、运动、睡眠等提供精准化、个体化的科学指导,同时教育引导该人群自觉接受健康教育,贯彻健康管理理念,提高健康素质。

未来,体检中心可以与相关工科合作,利用材料学、力学、计算机学等有关技术,设计制造服务于某一项或某几项特色体检项目的一体化智能体检设备,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深度挖掘科技赋能体检的潜力。

《医学科学报》 (2022-03-18 第6版 人物)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