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晶 来源: 医学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2-11
选择字号:
王俊:手术是一种有深度内涵的“艺术”

 

◎宋晶

名医简介

王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兼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专家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毕业后医学教育胸心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及内镜医师分会副会长等。

1月21日,王俊被任命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他在换届大会上表示,新一届领导班子唯有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团结带领全院职工,不断辛勤工作,不断开拓创新,才能带领医院尽快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从医生到管理者,王俊始终未曾改变,严以修身为做人做事之根本,技术探索讲究方法,传播不遗余力;科研善用工具,巧用技术。他坚信,随着科学技术的革命性发展,医学界的自我革命终会到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980年,一心想当科学家的青年王俊走上了学医之路。王俊说,“一个外科医生做一百台肺癌的手术,每台手术遇到的肿瘤情况都不完全一样,有时候还会遇到有挑战的变异。”正是这种挑战激发了他的钻研兴趣,从此立志要在医学领域做科学研究。

1990年与1991年,法国和美国的医生分别实施了该国的第一例电视胸腔镜手术。王俊在查阅了大量海外资料后,决定尝试这一新鲜事物。

1992年11月,王俊在美国Mack医生的帮助下完成了中国第一例电视胸腔镜手术。技术引进只是第一步,后续还面临推广的困难。

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昂贵的器械费用问题。比起腹腔镜等更早普及的内镜技术,胸腔镜的难度更大,需要的器械更加复杂,病人的花费也更高。比如,胸腔镜手术中用到的内镜切割缝合器配套的一次性“钉仓”,在1992年的价格就是2200元,中国当年的职工年平均工资才2677元,也就是说,一个钉仓就要花去一名普通职工一年的工资。

为了替病人节约器材费用,王俊发明了胸腔打结器,部分代替钉仓。一个胸腔打结器仅5元,远远低于钉仓,并且还能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医疗费用。

但在当时,新的技术“没有病人的信任,也没有同行的支持”。王俊急需找到一批病人开展这项手术。

于是,年轻的王俊和一位同事轮流义务到急诊室值夜班,这样,他们才有机会第一时间与病人商议,是否愿意接受胸腔镜技术手术。那时候,他们值一个月的夜班都遇不到一位愿意用胸腔镜的病人。经过一两年的积累,那些“第一个吃螃蟹”的病人康复后,将这种痛苦较少的疗法告诉病友,就这样,愿意尝试胸腔镜微创手术的患者才慢慢多了起来。

以道统术,以术得道

手术不单单是一门手艺,或单纯的技术,它是一种融合了知识与技能、有深厚内涵的“艺术”。从王俊对于手术的理解中,学生常常能够感受到 “以道御术”的厚重和力量。

2006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首次将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写入临床指南。

外国人做手术是前胸后背两个切口,两个器械交会操作。这样操作需要医生两个胳膊端平,手术时如同蹲马步,时间一长,胳膊酸累到哆嗦,稳定性自然就会差。

同样是面对比A4纸还要薄的血管鞘膜,对中国患者的治疗又多了一层复杂而更精致的分离法,还要面临造成血管大出血的危险后果。手术稳定性的问题困扰着中国胸外科人。

于是,王俊、王群、刘伦旭等学者发散思维,在此领域做了开创性的工作。其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立的“同向双交叉操作,血管鞘膜内游离,叶间裂隧道式分离”等成套式方法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在全国上百家医院推广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柳叶刀·肿瘤》封面文章中评价“王氏技术”,解决了中国肺癌病人因淋巴结多、粘连严重而增加手术风险的技术难题,促进中国肺癌微创手术的普及。

2009年到2015年,“王氏技术”在中国的普及率从不到1%上升到44.5%。2012年,王俊牵头的该技术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我国肺癌诊断和治疗领域的第一项国家奖。

学得其所,学得其法

1994年,王俊还清楚地记得 “首届全国胸腔镜外科学术交流及技术演示会”结束后,一边是老前辈们发表质疑,另一边是年轻医生邀请他去做手术教学。虽然习惯了传统手术方式的医疗界对胸腔镜微创手术的态度颇为保守,但年轻医生的求知若渴也让王俊信心百倍。从第一期培训学习班,全国只有不到十家医院开展电视胸腔镜手术,到1996年全国有300多家医院开展此项手术,中国胸腔镜手术的培训体系逐步建立。

二十年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每年举办一届全国性的学习班。截至目前,他们已培养出3000多名医生。我国早期80%以上的胸腔镜外科医生都接受过王俊团队的培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胸部微创中心被同行称为中国胸腔镜医生培养的“黄埔军校”。

王俊曾经设想,如果教会中国年轻医生中的10%做胸腔镜手术就可以了。后来的情况大大超出了他的想象。现在,全国二级以上的医院基本都开展了胸腔镜手术,大中型医院胸腔镜手术占比达到80%以上,涵盖了肺癌与食管癌在内的几乎所有胸外科手术。

以往开胸都很困难的高难度手术如今在胸腔镜下就能完成。胸腔镜取代开胸成为了胸外科的主流手术,胸外科实现了从传统开胸到现代微创的转型升级。王俊当初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低调做人,踏实做事

王俊秉性正直,为人大气,不拘于小节。他提出“低调做人,踏实做事”,并以此作为他所领导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的科训。王俊的秉性充分体现在他行医过程中。在他眼里,永远只有病情的轻重缓急,没有病人的高低贵贱。行医几十年,王俊的朋友遍天下。不管走到哪儿,一提起王俊这个名字,无人不竖大拇指。

在他的科室,每周四早上六点半开始进行医疗和教学大查房,这一制度已经坚持了十几年。严格的规章制度、规矩的医疗行为和良好的服务意识不曾因科主任的在与不在而有任何松懈。王俊的人格力量和领导艺术是这一良好风气形成的根本。

在科室管理中,他任人唯才、任人唯贤,强调制度建设和按章行事,也重视言传身教和人文关怀。他会注意到小事情中暴露出的共性问题和年轻人成长中的偏差,及时予以纠正。

他尊师重教,提携后辈。各级大夫和护士只要有想法、有魄力,王俊都会想方设法给予支持和帮助,甚至“逼着”年轻人不断上升到新的高度。对于曾帮助过他的前辈,他则感恩戴德,倍加敬重。

王俊说,从医这条路既有辉煌之光,也有枯燥之苦,但有一点要始终牢记:“尽量不能让病人出任何意外”。

《医学科学报》 (2022-02-11 第7版 人物)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烧毁的卫星正在污染大气 数百个包含种族歧视的植物名称将被改变
平均每棵树干中都有超过1万亿个微生物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