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春蕾 来源: 医学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12-30
选择字号:
张金哲:他与上万名患儿成了“过命”的朋友

张金哲

◎本报记者 沈春蕾

12月25日,北京儿童医院发布讣告,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小儿外科主要创始人、著名儿科医学教育家张金哲因病医治无效,于12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

“儿无痛,母不悲!”这是小儿外科大夫张金哲一生追求的夙愿。

开创中国小儿外科先河

1920年9月,张金哲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现属天津市)。少年时代的张金哲品学兼优,尤其偏爱书画。报考大学时,他抱着“宁为良医,不为良相”的想法,毅然选择了学医。

1938 年,张金哲考入燕京大学医学预科,并于1941 年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大学期间,因为抗战,他被迫从北京转到上海,在上海医学院完成了学业。1945 年,抗日战争结束,张金哲回到北京,进入中和医院(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成为了一名普外科医生。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没有独立的儿童医院,仅北京和上海有两家带病房的儿科门诊部,主要诊治小儿内科疾病,小儿外科在当时还是空白。谈起自己当初为何会选择“乏人问津”的小儿外科专业,张金哲无限感慨地讲到了两件事。

1946年的一个夜晚,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张金哲正在值班,遇到中学老师怀抱着一岁的孩子来看病。孩子得了白喉,眼看着喘不上气来。想要救命,必须马上做切管手术。这个道理张金哲和其他大夫都懂,但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做手术?打多少剂量的麻药?那时候,国内还没有专门的小儿外科,没人可以回答这些问题,也没人敢诊治。

最后,张金哲眼睁睁看着老师的孩子一点点失去生机。这段经历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当年,被白喉、猩红热等疾病盯上的患儿只能到成人医院治疗,而成人外科医生对小儿外科手术不熟练,治疗的后遗症和死亡率都很高。相关资料显示,最惨烈的时候,我国新生儿的死亡率达到了1/5。

1948年,婴儿皮下坏疽在全国大范围流行。新生儿一旦感染长脓,两三天内就会扩散到整个后背,死亡率近乎100%。

这一次,张金哲没有退缩,而是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抢在感染大面积扩散前,切开皮肤把脓血排出来?”这个想法在当时可谓“离经叛道”,无论医生还是家长,都不愿让孩子冒这个险。

就在张金哲无比焦虑的时候,他出生三天的二女儿也感染了皮下坏疽。生与死就在张金哲一念之间。最后,他说服了妻子,在女儿身上试刀。

“不试只能等死,试了就有希望。”切开皮肤、排出脓血、缝合。之后,因为心里没底,焦灼的等待和煎熬一点点敲打着这位身为医生的父亲。幸运的是,手术成功了,张金哲用自己的果敢和医术挽救了女儿的生命。

这是中国第一例通过手术使感染皮下坏疽的婴儿存活的案例,也让张金哲“早期切开”的方法迅速传遍全国,从此挽救了无数儿童的生命。1950年开始,我国婴儿皮下坏疽的死亡率从之前的100%逐步降到了5%以下。

从此,张金哲正式走上小儿外科这条道路。

给患儿无私的爱

1950年,在张金哲等一批医务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第一个小儿外科——北大医院小儿外科在摸索中建立起来。

之所以摸索,是因为那时我国正面临西方从经济到科技等各方面的孤立封锁,人才、技术、器械奇缺。即使西方已经有了先进的麻醉、插管等技术,但“张金哲们”根本接触不到。

只有5张病床的北大医院小儿外科也受到患儿家长的质疑。

无人问诊的情况持续了三四个月,转机出现了。

一天,张金哲的同事在收拾屋子时,听到污物桶里发出啼哭声,里面居然有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这个婴儿跟其他孩子不一样,他有两个“脑袋”。

张金哲经过一番询问得知,由于新生儿模样怪异,家长既害怕又无助,医生也束手无策,加上孩子半天不喘气,家长以为他已经死了,便扔进了污物桶。

“这是脑膜膨出,不是两个脑袋,开刀拿掉就行了。”张金哲亲自操刀,手术很顺利,术后孩子就在北大医院小儿外科住下了。这孩子也成为该科室第一个小患者。

一周后,孩子指标一切正常。很快,这则被称作“双头婴儿”的离奇故事就传遍了北京城。

2015年1月的一天,95岁高龄的张金哲接到一个电话后,就匆忙赶往北京儿童医院肿瘤病房,因为那里有一个腹大如球的孩子正等着他会诊救治。

超声检查发现,这个孩子的肚内长满了大大小小的肿瘤,可是无法分辨腹中究竟是水还是血。如果贸然开腹,孩子极有可能因为大出血而死亡;如果不进行手术,孩子生命垂危。

张老的出现,让现场紧张的气氛有所缓解。为了制定手术方案,张金哲直接住在了医院,和主刀医生探讨各种可能性,最终确立了当时风险最小的手术方案。

第二天,按照张金哲制定的详细手术方案,主刀医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外科主任王焕民成功完成手术,将孩子腹腔内的肿瘤切除干净,挽救了患儿的生命。

儿科的患者年龄小,无法像成年人一样配合医生的诊疗工作,再加上其生理解剖不成熟,成人的诊疗方法对孩子不适用。“孩子的哭声是诊断疾病的最好依据;把病治好了,孩子就笑了。”张金哲的白大褂口袋里总是装着很多小玩意儿。遇到孩子哭闹不止、不让做检查时,他就掏出来“变戏法”。孩子看得入迷,也想试一试。张金哲就顺势提要求:“你得先让我摸摸肚子。”张金哲说,好的儿科医生必然是爱孩子的,医生对病人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过去,医生往往把年幼的孩子,特别是不会说话的婴儿,当成小动物那样对待,忽略了他们的感受。其实,孩子虽然年幼,但同样有感情。儿科医生一定要懂得尊重孩子,对孩子要笑脸相迎,要表现得很随和、亲切。即使面对不合作的患儿,也要和颜悦色,争取合作。

交“过命”的朋友

从医七十载,张金哲为万余名儿童操刀手术,发明改进了50余种手术器械和手术方法。比如,遇到小儿呼吸停止,正规抢救方法必须有喉镜等抢救设备才能进行气管插管,但抢救现场往往没有现成的设备,张金哲就用手指压舌,将管子插入小儿气管。

除此之外,张金哲还发明了用于巨结肠手术治疗的“张氏钳”、使无肛门手术避免开腹的“张氏膜”、胆道再造手术防返流的“张氏瓣”。在特殊历史时期,这些手术器械在临床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张氏膜”和“张氏钳”的发明,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不开腹、不造瘘直接做肛肠拖出手术的国家。

张金哲并不喜欢“发明”这个词,他认为发明需要申请专利,而自己的这些器械和方法均是“版权无有,欢迎翻印”。

“先交朋友再做手术。”张金哲觉得,自己跟小患者们都是“过命”的朋友,既然交朋友就得先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名字。

“儿科张金哲”这五个黑色的手写大字在张金哲的白大褂口袋上格外醒目。虽然大夫的白大褂上会挂一个写着职称和名字的小牌子,但张金哲总觉得牌子上的字太小,于是他用黑笔一笔一画地加粗重描了自己的名字。

在张金哲眼里,医生不论水平多高,永远是个服务者,既要从治疗方面为患者着想,也要从预后、经济承受能力等方面为患者考虑,用最简单的方法、最便宜的药治好患者的病。同时,多一点耐心,多一点解释。

对患儿和家属,张金哲满是热心和耐心。张金哲一直倡导要“让妈妈参与临床诊疗”,提出“多哄少碰、多教少替”的医患沟通八字方针。

“一生努力,两袖清风,三餐饱暖,四邻宽容。”这既是张金哲的修身之道,也是他的人生写照。

《医学科学报》 (2022-12-30 第7版 人物)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