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主题是“教育保护明天”。
联合国糖尿病日前身是世界糖尿病日,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于1991年共同发起,自1992年起在每年的11月14日举行纪念活动,其意义在于使世界各国加强对糖尿病的宣传教育、防治和监测,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更加关心糖尿病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加强对糖尿病预防措施、治疗手段的研究,以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据IDF数据,截至2021年,全球有5.37亿成年人(20~79岁)患有糖尿病,即每10人中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6.43亿,到2045年将上升到7.83亿,其中超过3/4的糖尿病患者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2021年,糖尿病导致670万人死亡,即每5秒就有1人死亡。糖尿病造成的医疗支出至少为9660亿美元,这一数字在过去15年中增长了316%。
我国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近年来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已高达11.9%,且发病年轻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
除此之外,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其并发症累及血管、眼、肾、足等多个器官,可能带来各种急慢性并发症、肾脏损害、神经病变等,致残、致死率高,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为此,本期编辑部整理了糖尿病的最新研究进展、防控手段等,以飨读者。(详见4~5版)
《医学科学报》 (2022-11-18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