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思玮 来源: 医学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11-11
选择字号:
秦川:善待实验动物,就是善待人类

秦川 受访者供图

◎ 本报记者  张思玮

“每个人一生的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都离不开人类替身实验动物的贡献,实验动物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近日,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理事长秦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实验动物是为替代人类实验而生的动物,实验动物学属于交叉学科,往往不为大众所熟悉,但与大众健康密切相关。

人类替身的由来

谈到实验动物,先要了解它的前世今生,说起来有2000多年历史了。

当时,人类研究疾病就是在人身上做实验。“但却因此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悲惨后果,比如反应停事件,这严重违背了医学、药学的良好初衷。”秦川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如今没有安全保障的任何形式的人体实验都已经被全面禁止。

鉴于此,科学家转向寻找实验动物做替身。

不过,使用实验动物也并非“随心所欲”。

秦川指出,任何动物都有基本的生存权利,在遵循实验动物的伦理和福利的前提下利用好实验动物,才能促进人类医药健康事业的发展,实现人与动物的和谐发展和行业规范发展。

目前,国际上使用实验动物的总原则为尊重生命,科学、合理、人道地使用动物。具体而言,应该遵循3R原则,即替代(Replacement)、减少(Reduction)、优化(Refinement)。

替代是指尽量用其他办法替代活体动物实验,或用相对简单的动物替代复杂动物、用低等级替代高等级;减少是指尽量减少数量的使用,有些实验比如药品法定检验除外;优化是在减少、替代的基础上,优化动物实验的所有环节。

那么,在具体的动物实验过程中,应该如何保证动物福利?对此,秦川表示,实验中要有实验动物医师代表动物发言、表达伤痛等,还可以对实验提出建议,甚至终止实验活动,进而保护人类替身,并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但是,提倡动物福利不等于人类不能利用实验动物做任何替身实验,二者不是一个概念。

不会威胁人类

“实验动物不属于宠物类,千万不要将实验动物与家中饲养的宠物相提并论、同等看待。”秦川强调,实验动物是为替代人类实验而生的动物,与自然界中的动物有很大不同,它们只适合在实验室和特殊动物设施内,洁净而娇嫩、敏感而脆弱。一旦从净化环境里出来,与与之接触者可能诱发相关疾病,人为饲养还可能导致逃逸、形成特殊种群、破坏非原产地生境等不良后果。

利用实验动物进行病原体研究会威胁人类安全吗?面对记者的提问,秦川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她表示,为了弄清动物敏感性、建立模型等,科学家需要在实验室进行大量的科学实验,这涉及科学研究,特别是医学、生物学研究,往往需要使用各种动物进行感染性研究。因为只有进行动物感染研究,人们才能充分了解病原体的基本特性、烈性程度、致病机制、跨种属传播的可能性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建立适合的动物模型,以进行疾病机制研究、药物筛选和疫苗评价。”秦川直言,不能在人身上直接做实验,不能进行替身实验,有些科学问题就不可能解决,更谈不上进行有效的科学防控和救治。

与动物和谐相处

目前,我国用于病原微生物研究的实验室,按照防护级别管理在生物安全上分为4个等级,专业术语为BSL-1~4,动物实验室是ABSL-1~4,也就是大家俗称的P1、P2、P3、P4实验室。

P3、P4属于高等级实验室。按照烈性程度,P4用于研究一类病原体,比如埃博拉病毒等;P3用于研究二类病原体。

“高等级实验室不仅要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强制认可,而且开展的每项动物感染实验都要得到相应的上级行政部门审批。”秦川说,这类实验室根据负压原理建设,非常坚固,内部相邻的两个门互锁,不能同时打开,而且只能向内打开,目的是防止微生物外泄,保护人和环境,即使是最聪明的动物也拉不开门。

此外,研究使用的实验动物必须经过严格的控制,从进入实验室开始,它的行踪记录全程留痕。

“人与自然的关系密不可分,动物作为自然界的成员,与人类共同享有一个地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动物等有生命的机体与人类在一个相互依赖的生态系统里共存。”秦川说,人类只有尊重和珍惜生命、善待动物,重视人与所有生命的关系,人类社会才会变得文明、和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家对生命、疾病、微生物的认识会更清楚,会创造出不使用动物的方法,用以替代动物实验。但什么时候能成功替代,取决于当下基础研究工作的数据准确性和数据量,“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医学科学报》 (2022-11-11 第10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