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为积极应对微生物耐药带来的挑战,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更好地保护人民健康,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3部门近日联合制定了《遏制微生物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22—2025年)》。
抗微生物药物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抗真菌药和抗寄生虫药,是用于预防和治疗人类、动物和植物感染的药物。当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不再对药物产生反应,使感染更难治疗,并增加疾病传播、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时,各种微生物的耐药性就会产生。由于耐药性,抗生素和其他抗微生物药物变得无效,感染变得越来越难治甚至无法治疗。
2019年联合国(UN)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特设机构间协调小组(IACG)发布的一份开创性报告指出,微生物耐药是一场全球危机。IACG警告称,若不采取任何行动,到2050年耐药性疾病可能会导致1000万人死亡,并使经济承受灾难性的损失,影响等同于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到2030年,抗菌素耐药性问题可能会使2400万人陷入极端贫困。
为此,本期编辑部整理了微生物耐药问题的现状、危害、驱动因素和应对措施等,目的是使社会各界提高对微生物耐药的认识,并共同采取行动遏制微生物耐药。
(详见4~5版)
《医学科学报》 (2022-11-04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