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医学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1-14
选择字号:
赵斌:急诊医生聊天不是浪费时间

 

赵斌

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

每天,医院抢救室几乎都没有落脚的地方,从事30多年急诊科工作的北京积水潭医院主任医师赵斌对此已经习以为常。

赵斌在抢救室转了一圈,用目光扫描着每位患者,此起彼伏的监护仪器声夹杂着病人的呻吟声“游荡”在屋子的上空。

一位坐在病床上的老年病人引起了赵斌的注意。“他一直看着我,好像有很强的表达欲望。其实,我并没有打算去看他,可在他的目光催促下,我还是来到了他的床边。”赵斌首先发问:“大爷,好些了吗?”

“好些了。”这位病人随即回答道。

“多大年龄了?”“92岁。”

在你一句、我一句的对话中,赵斌了解到,病人祖籍山东,平日与老伴一起生活,就住在医院附近,共养育了6个子女。平日里,他负责照顾老伴,洗衣服做饭都行,曾经参加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后来进入了中央警卫团。

“为什么不写写回忆录呢?”赵斌问他。

“我没文化,就是记忆力好!”老人回答道。

自始至终,赵斌并未问起老人任何病情信息,而是像唠家常一样陪伴着他。“他说得兴高采烈,我听得兴趣盎然,老人频频向我致谢。”

如果从医生治病救人的角度说,赵斌连最起码的病史都没有询问,似乎有些“失职”,但在病人眼里,赵斌却给予了他足够的温暖与尊重。

“不要说急诊医生聊天就是浪费时间。其实,急诊医生的时间就是用来让自己管理的病人获得最大的实惠。”邀请赵斌谈叙事医学相关话题时,他首先并未长篇大论地向记者阐述叙事医学的知识,而是通过最近发生的一则真实临床案例,分享叙事医学在急诊科的应用。

赵斌认为,叙事医学让医者更加关注病人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通过与病人互动,了解病人对疾病的真情实感,关注疾病对病人内心产生的情感变化,设身处地为病人解除痛苦。

“叙事医学为医者提供了一种成熟的方法,让他们更能深刻地感悟临床中所见,并理解所做事情的真正意义。在医学技术还不能完全诊治所有疾病的今天,叙事医学能使医者成为一名有爱心、有温度,且在技术上精益求精的好医者。”赵斌认为,在以技术见长、以数据为证据的临床实践中,叙事医学犹如破冰之船,融化了医患之间那种冰冷的、没有情感互动的、就事说事的生物学关系。

当然,叙事医学不仅仅在急诊科,它遍布临床各个角落,包括门诊住院的病史采集、通报病人各种信息、医疗决策、临床入组试验等。

“没有叙事医学的基础,医务人员很难轻松自如地游走在医疗工作中。更重要的是,叙事医学能提升医务人员自我修养,还能让医务人员对医学本质有更深层次的考量。”

但遗憾的是,叙事医学在国内医疗机构的认知还集中在少数人身上,既没有实现普及,也没有形成共识。

当然,任何一种事物的发展都需要经历一个积淀期,逐渐从量变到质变。“我不奢望叙事医学在一夜之间就在中国遍地开花,更不希望它只是昙花一现。叙事医学作为一种医学理念,与人的认知、社会文化、科技水平密切相关。通过包括医务工作者在内的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叙事医学自然水到渠成。”赵斌说。

《医学科学报》 (2022-01-14 第5版 封面)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