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启德 来源:医学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1-7
选择字号:
科学文化让医学更有温度

 

韩启德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协名誉主席

2019年4月,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正式揭牌成立。它的成立,旗帜鲜明地将“医学”与“科学”和“技术”并提。

在这三个概念中,科学发现世界的客观规律,技术直接推动生产力,造福人类社会。科学和技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却又自成体系。有时科学发展飞快,技术未必跟上;有时科学没有进展,技术仍能向前推进。

不过,科学、技术说到底都以物为研究对象,医学则不同,它研究的是人。医学从一开始就是回应痛苦的,在科学技术尚未诞生时,它就已经存在,现代医学只是把科学技术与对人的善待更加紧密地连在了一起。

现代科学技术大大推进了医学诊断、治疗以及疾病预防,所以人们常常误把医学看作是科学技术的一部分。的确,没有科学技术就没有我们的现代医学,但如果医学仅仅成为科学技术,我们就远离了医学的宗旨。

科技与人文高度融合

医生是一个科学技术与人文高度融合的职业,无论医生本身自觉与否,他们的行为一定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导向和人文高度。医学人文的核心是生命观。无论是科学文化还是人文文化,最终都涉及价值观问题。对人类而言,最根本的价值观就是生命观。人都会好奇生命是什么以及自己存在的意义,这就是生命观。医学人文之所以能起到两种文化的沟通作用,就因为它与生命观最为接近。

如果我们借助医学人文,在生命观层面上得到更高的哲学认同,可能会给其他学科的价值探讨带来根本性的影响。因此,科技与人文需同时相向而行,这是我想要努力推动的事情。

科技就像一辆车,人文就是它的刹车和方向盘,科技脱离人文会非常危险。这方面我有两点自己的想法:

一是如果刹车和方向盘根本就没在这辆车上,如何去把控车行驶的方向和速度呢?现在多数情况下人文研究根本就没上科技的车,这也是我们的人文学科需要改造的地方。

二是我国在许多科技领域还处于落后阶段,车子都还没开起来或者车速很慢,急着踩刹车并不适宜。科学技术有局限性乃至负面效应,但我国当前的重点还是要崇尚科学,大力弘扬科学文化。

总体而言,由于全球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科技与人文之间的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科学文化绝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可有可无、可弱可强,而是要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去看待。

医学人文离不开医学史

若要了解科学文化,了解医学人文,就要正确了解和认识医学史。对于现代医学,知道它从哪里来、往哪里去,这是一个根本性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始阶段,医学就已经出现了。西方的传统医学和中国的传统医学是完全一样的,都是从整体论出发。从实际中总结规律,再让规律指导实践,尽管这些规律存在谬误,但它已经自成体系。尤其在中国,传统医学与我们的文化、社会、经济发展是一脉相承的。

工业革命后,现代医学插上了科学技术的翅膀,产生了巨大的飞跃,我们必须认同科学技术的贡献,十分珍惜科学技术在医学当中的应用。谁都无法想象,没有科学技术,人类将承受多大的痛苦。但过去的一个世纪,医学发展突飞猛进,乃至让我们误以为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健康问题,常常忘记医学是从哪里出发、要到哪里去。医学并不单纯是科学技术问题。医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障多数人的健康,医学技术的发展需考虑有效性、安全性、可及性、成本效益以及社会公平性等多重因素。回顾医学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理解医学,准确把握医学技术的发展方向。

当前,我们没有把医学的重点放在疾病的预防和维护人的健康上。我们只在河流下游打捞奄奄一息的人,而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防止人的“坠河”上。

医学已经和资本密不可分。没有资本,技术不可能进步,可一旦被资本捆绑,技术就只会朝着有利于资本的方向发展,只会重点满足少数人的利益,不断造成新的不平等。

医学史、医学人文需要有所作为,一方面推动医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及时掌握走向,把医学拉回正确的轨道。

如今,国内科学史学科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力量开始集聚,我相信科学史的研究、人才的培养以及科学文化的建设在不久的将来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医学是有温度的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阶段性问题总体是相同的。不同的是,由于西方科学技术发展走在前列,由此产生的问题也更严峻。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他们对科学技术的人文反思也走在我们前面。

我注意到,美国有非常多的学者、医生通过一本又一本的著作对医疗行业提出尖锐的批评。比如,他们花费大量时间研究、调查医学界背后的资本渗透,它如何丑陋、如何肮脏、如何制造了新的不平等,谁在从中获益等等。他们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医学资本主义,认为医学受到各方利益的侵蚀,而失去了对根本问题的思考。

生活方式在短时期里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人类的遗传变异和演化远远跟不上,各种慢性病由此而生。对此,人类除了坦然接受,重要的是尽力改善生活方式,而不应该把主要责任推给医药。

回顾过去,人类自有文明以来就有医术,东、西方从《黄帝内经》诞生或希波克拉底开创医学以来,都在为回应他人痛苦而努力,闪烁着人性的光芒。今天,医学大大发展,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与对宇宙的认识一样,都还只是冰山一角,切记不可太狂妄,以为医学可以解决任何健康问题。医者能做的仍然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生命是有限的,每个人出生、成长、壮年、衰老、死亡的过程是不可逆转的,医学的任务只是保护正常的过程。我们不能把衰老当作疾病,不能把追求长生不老作为医学的目标,不能给生命无望的边缘增加无谓的痛苦,不能不考虑医学的效率和社会的公平公正。总之,时时不可忘记医学是有温度的。

观点

从科研角度。跨学科不是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根本在于对自己从事的研究内容和所用方法精益求精,无论是本学科的还是所跨学科的。本领域的老大难问题往往是受制于方法上的限制,跨界从别的学科获取研究方法和技术,就容易取得研究的突破。

从学科角度。中国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是缺乏科学的传统,培植科学的土壤比较贫瘠。要加快科学技术发展,重要的是创造良好的科学文化氛围,培育好科学技术发展的土壤。

从医生角度。如果没有把科学研究当作自己真正的目标、只当成敲门砖,这样是不可能把科学技术搞好的。与此同时,我们的科技工作者还要有人文关怀,负起社会责任。

从传播角度。科技发展到今日,已经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把双刃剑。科学传播已经不仅仅是科研的副产品,它正在成为一个时代的战场,关系到未来人类的生存。

《医学科学报》 (2022-01-07 第3版 封面)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