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辰 来源: 医学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1-5
选择字号:
医生,你在想什么

 

◎陈辰

《医生,你在想什么》,王兴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23年6月出版,定价:56元

挂哪个科室的号?科室怎么走?要做这么多检查吗?医生这话是什么意思?他怎么这么不耐烦?这就看完了?要不要再找别的医生看看……

去医院就诊时,身为患者的你是否也产生过这些困惑?特别是到一线城市三甲医院看病时,偌大的医院、拥挤的人群、陌生的环境,是否为你的病痛又蒙上了一层无助的阴霾?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王兴继《病人家属,请来一下》之后推出最新科普力作《医生,你在想什么》。对于寻医、问诊、治疗各个环节中可能碰到的问题,你都能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冷漠学长”的故事

王兴对“医生”这个职业曾经有些浪漫的情怀,于是他报考了北大医学院。大三那年,他跑马拉松后因为脚伤去看病,却遭遇了医生的冷漠。

当时,作为一个医学生,他准备了一整套说辞,想请医生学长好好看看。可是学长并没有仔细问诊,也没有好好检查,就说没事,王兴再想多问,收到的却是不耐烦的逐客令。那一刻王兴心中愠怒:“虽然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要成为怎样的医生,但至少明白不要成为怎样的医生——我学长那样冷漠的。”

然而更巧的事情发生了。在王兴进入临床学习时,这个“冷漠”的学长变成了他的带教老师,他在工作中的睿智、热情和个人魅力令王兴惊叹。

后来王兴也做了医生,他终于理解学长的“冷漠”。医生在门诊时,更多的职责是快速判断这个患者有病还是没病、吃药还是手术、要不要住院。简单来说,就是“筛查”。“我当时确实没用药就很快好了,没有浪费一分钱。从这点来看,那位医生其实是高标准完成了任务的。我讲述这个误会并不是想说医生就应当是冷漠的,而是它化解了我心中多年的疑虑。”

医生有一套属于医生的思维方式。一旦普通人对于这种思维方式有更多的理解,恐慌和不安就会减少很多,取而代之的是理性的分析与决策,从而实现“有效的医疗”。王兴认为,学会医学思维,能拉近普通人与医生之间的距离。

那什么是医学思维呢?对于医生来说,医学思维体现在他可以迅速地判断一个人到底有没有生病、是不是需要治疗。王兴举了个例子:“两个人同时看急诊,一个酒气熏天大吼大叫,一个捂着肚子闷不作声,也许闷不作声的那位才应该是首先抢救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王兴已经成长为主治医师,前前后后出了6本书,多次受邀参加世界肺癌大会、美国胸外科年会等并在会上发言,但是他仍然记得这个“冷漠学长”的故事,并把它写进了《医生,你在想什么》的前言。

医生为什么“不会讲话”

王兴在书中写到,很多医生面对病人的时候不擅长表达,常常说话冷漠或者不耐烦,这种“直愣愣”的态度很容易让人窝火。但当王兴从曾经的患者变成如今的医生时,他明白了医生“不大会讲话”的个中缘由。

“医生面对自己家人或者同事的时候可以很温和,唯独面对患者的时候就很不耐烦。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会这样。”王兴说,首先,医生说话凶,是因为太温柔病人容易不当回事。第二,假如医生对病人发火,那可能说明病人某个举动真的很危险。

此外,医生没有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去取悦病人。我国医生的工作负担非常重,因此大部分公立医院的医生确实无法把满足病人的情感需求放在第一位,这一点需要改进,但是在当下暂时还无法改变。而且医疗也不是为了患者开心服务的,只要问题解决了,一样是个好医生,一样会有很多病人喜欢。

这两年一部分医生有意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吸引更多的患者前来就诊。很多医生放下了以前那些傲慢的排斥性的表达,代之以更有亲和力的表达,在产科尤其明显。所以当这种供需结构慢慢发生改变的时候,医生的态度也会发生转变。那些态度转变得快、转变得好的医生,可能会获得更多的患者,并且做得越来越好。从这个角度来说,王兴认为这是一种积极的改变。

“其实我们自己去窗口交费的时候,也都会惹一肚子气,哪怕你穿了白大褂,他都不好好跟你讲话。挂号窗口、收费窗口、分诊窗口都有很多气受。所以如果一个医院想改进、想做品牌,它必须是全方位的,各个环节都要注意。”王兴说。

如何规避过度医疗

一个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当面对一大堆的检查单、看似与身体症状不相关的检查项目、花钱如流水的缴费单,我们难免怀疑自己是不是被过度医疗了。王兴在本书中也谈及了这一问题。他表示,过度医疗的成因比较复杂,需要多方面的制约手段,其中医生的职业荣誉感、尊严感、专业精神很重要。

“比如我看到一些不该开刀的病人被做了手术,我就会很瞧不起那个医生。”王兴说,在他的同学、同事这个圈子里,多数人都“爱惜羽毛”。在大多数优秀的医院和科室内,科室的话语权威会通过对过度医疗行为的抨击,营造一种良性的价值氛围,使集体对不良行为从道德上进行抵制。

“在术前的查房中,我们的科室主任经常指着那些不值得切除的肺小结节片子质问一些医生,我们是没手术做了吗?我们也要这么没有节操吗?问得一些医生哑口无言。在这种价值观导向下,大多数医生会管理好自己的行为,只有为自己赢得更好的口碑,才能有从其他医生处转诊来的病人慕名而来。”

王兴还谈到了另一种情况:如果医生只是给我进行了看似不需要的检查或治疗,让我产生了质疑,还没有给我造成巨大的伤害,我该怎么判断其是否“过度”呢?他建议,在不确定、存疑的时候,尽量在关键节点前选择第二诊疗意见,这是当下规避过度医疗的最好方法。“必须说明的是,在紧急时刻不要寄希望于第二诊疗意见,而且获得第二诊疗意见也不是多多益善的,不建议采纳第三、第四、第五诊疗意见,因为大多数医生仍是值得信任的。”

看病和看人

从医以来,王兴清晰地记得每个专家都在讲“以人为本”,但医疗流程却经常不是以人为本的,少数以“以人为本”为噱头的所谓“多学科诊疗”,其实不过是医生之间交换病人的一个场景罢了。而在这个过程中,病人是很茫然的。

“我们需要有一个相对更舒缓的方式。和病人聊完家里的情况后,再判断治还是不治、怎么治,这应该是一个更人性化的决策。这是目前整个医疗过程中所欠缺的。”于是,2015年,王兴在一个名为“在行”的咨询平台针对100多个咨询,解答了患者及家属关于肿瘤的各种问题。

“我们没有选择在医院,而是在一个咖啡馆里聊。”王兴说,他了解完病人的病情以及家属的想法之后,会给其一个综合的建议。很多时候他们不知道看某个病应该找谁,不太理解大夫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比如有大夫让他们转诊,言下之意就是不建议再治了,但是他们可能理解为要去别的地方诊治。因此,王兴会帮他们分析很多跟生活相关的东西。

“我觉得医疗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往往会将看病、生活、死亡看作是各自分离的,但其实医疗本身就贯穿着生—活着—死的全部过程。”

从《病人家属,请来一下》的医生视角到《医生,你在想什么》的家属视角,王兴坦言,这样的转变源自他个人的成长轨迹,从普通医生到病人家属,多重身份的体验让他学会了“平视”和“同理心”。“很多普通人面对医生的时候会想——医生你到底在想什么?他们希望有一个从医生角度给出的真诚回答。所以我写了这本书,给出我的回答。”

《医学科学报》 (2024-01-05 第12版 人文)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