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佳灿 来源: 医学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1-5
选择字号:
人工智能助力骨类器官转化

 

◎苏佳灿

随着全球老龄化加剧,骨衰老如骨质疏松与骨关节炎等已成为全球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骨衰老是一个多组织/多维度的复杂过程,目前治疗缺乏系统观且与临床治疗脱节,例如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性被严重低估,临床治疗存在三大误区(认识误区、理念误区、技术误区),导致治疗效果差,成为世界性难题。

骨关节炎发病存在三大因素,包括机械因素、代谢因素和炎症因素,这三大因素相互影响,治疗缺乏针对性,当前并无确定有效的治疗策略。目前,传统骨衰老研究存在诸多局限,体外传统的细胞培养无法模拟骨生态位中的复杂微环境,体内研究小鼠等非人类物种无法在人体上复现结果。因此,如何突破传统体内外研究局限,延缓骨衰老成为关键问题。

类器官是通过干细胞自组织方式,在体外三维培养条件下分化形成的有功能的组织复合体。类器官技术是目前人类疾病研究的临床前模型,是临床治疗的新手段。此外,骨类器官是以活性材料为基础、由干细胞(如骨骼干细胞、胚胎干细胞)或祖细胞定向分化而成的具有仿生空间特征的自我更新、自组装的微骨组织(如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等)。

然而,当下骨类器官细胞成分和比例与天然骨组织相差甚远,骨类器官技术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们基于细胞-材料互作,借助细胞培养与材料构建技术,首次提出了骨类器官的构建策略与构建要素,包括基质胶(天然基质胶、人工合成基质胶、智能响应基质胶)、活性支架(有机生物活性支架、无机生物活性支架、复合生物活性支架)、调控因子(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细胞外囊泡),系统性展望了骨类器官应用场景,为硬组织再生修复指明了研究方向。

然而,传统类器官构建策略面临成本高、周期长、成功率低的痛点,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学习算法发展更加高效率、高精度的虚类器官构建策略对于提升类器官构建效率和生物学性能、加速类器官发展和临床应用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我们批判性地总结了类器官构建与应用面临的挑战,包括血管化、免疫化、系统化、技术化以及伦理法律挑战等。最终,我们创新性地提出了“类器官1.0”(神似,从无到有,实现功能具备)、“类器官2.0”(形似,从有到强,实现神形兼备)、“类器官3.0”(胜似,又快又好,实现快速制备)的概念。我们希望基于材料生物学效应,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新型生物材料基类器官,为系统性揭示器官衰老新机制、突破疾病治疗瓶颈、实现高效修复夯实基础。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骨科主任)

《医学科学报》 (2024-01-05 第9版 聚焦)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