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启德 来源: 医学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8-25
选择字号:
什么是厚道行医

编者按

8月18日,在“勇担使命 厚道行医”——庆祝第六个中国医师节主题活动暨北京大学首部观察型系列行医纪录片《医者厚道》交流会上,这部纪录片的总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就什么是厚道行医及如何在全社会倡导尊医重卫的良好风尚发表了精彩讲话。

韩启德

◎韩启德

各位同道、各位朋友,在第六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我向中国医师表示衷心的祝贺,祝大家节日快乐!

设立医师节的目的是尊重医师,尊重医师就是尊重生命、尊重人性,也是尊重自己。只有尊重医师,才能保障全民健康事业的发展;只有尊重医师,才能保持社会和谐。

今年医师节的主题是勇担健康使命,铸就时代新功。什么是使命?怎么来建新功?我觉得答案就是一句话:厚道行医。

我看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拍的医师节宣传片——《医生是什么样的人》,片子请医院的几位医生讲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这些医生没有讲大道理,他们认为,医生就是要把病看好,尽力了解患者病情,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综合诊断,做好每一台手术、每一次治疗,为患者解除病痛。这就是医生勇担健康使命的生动注脚。

医生在临床上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该不该做一台高风险的手术,该如何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等,考验着医生是不是“厚道”,需要医生有勇气、肯担当。

尽管现代医学发展很快,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但是面对生命,我们还有很多未知的事情。医学有其局限性,医生也有很多无能为力的事。虽然人均期望寿命越来越长,但肿瘤患者越来越多,很多肿瘤晚期患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办法。当心血管医生面对前来就诊的胸痛患者,很难立刻拍着胸脯告诉患者是否有心肌缺血、会不会发生心肌梗死;遇上冠脉狭窄的患者,医生该不该为他放支架,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疼痛是很多患者都会面临的问题,但有些疼痛难以消除。

这些摆在我们面前的临床问题,需要医生用仁心去探索、思考解决的办法,这是医生的责任,是为医的“厚道”。

医学的不断进步解决了很多困扰人类的健康问题,但技术的发展永远不可能解除所有的病痛,这促使我们思考医学的初心是什么,它的本质应该是对病痛的回应。除了技术,医学也包含人文,需要医生怀悲悯之心,行苍生大义。弘扬医学人文精神,让医学更有温度,是患者的需求,也是医生的职责。

我们之所以要启动北京大学白衣天使行医记录计划,拍摄《医者厚道》这部观察型纪录片,就是希望阐释什么是厚道行医、如何做一名好医生。我们为每集纪录片的主人公加上了反映他们各自工作特点的关键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杨慧霞的主要工作是抢救危重孕产妇,她的关键词是“应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黄晓军通过多年研究,应用半相合骨髓移植技术,挽救了许多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他的关键词是“突破”;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主任医师俞光岩毕生潜心钻研,不断改进技术,用唾液腺移植解除了干眼症患者的痛苦,他的关键词是“打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朱军为了攻克难治的淋巴瘤,开展了很多新药的临床试验,为患者不断寻求生的希望,他的关键词是“坚持”;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精神科主任医师刘靖用慈母般的爱心与耐心,陪伴患儿,与家长共情,帮助许多家庭走出阴霾,她的关键词是“仁心”。

这部纪录片是名副其实的“观察型”,拍摄没有时间限制,团队就是跟着医生拍。我们坚信,真实记录医生的工作、患者的故事,就能打动人。纪录片拍摄在疫情期间进行,克服了不少困难,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一个个去沟通,拍摄过程本身也体现了“厚道”。我们要大力弘扬医师职业精神,让社会公众看到医生的付出与辛劳,在全社会倡导尊医重卫的风尚。

当前,全国正在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只有推动这项工作,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医生的名誉,维护行业的清风正气,让全社会对医生更加尊重。

北京大学医学部肩负着培养未来医生的责任。在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倡导医学人文精神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要更好地建设医学人文学院,发展相关学科;我们要建设现代医学博物馆,讲好每一件文物的故事,阐释厚道行医的精神……

我想,这些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医学科学报》 (2023-08-25 第2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