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思月 来源: 医学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5-13
选择字号:
为“护理之树”施“教育之肥”

新护士们参加“授帽传烛”仪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丁思月/整理

“应着力多层次、全方位的院校培养,加强政策引导,打通护士职业发展上升通道,激发全社会对护理专业价值的认同,发展一支富有活力的专业化护理队伍,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谈到如何培养护理人才时,北京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尚少梅表示,随着我国护理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护士学历结构明显改善,已经形成了专科、本科、研究生3个层次的教育体系,可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3个层级学位,且本科、研究生学历护士逐年增加。

据统计,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招收护理专业的高职院校约700余所、本科院校约280余所;在护理学一级学科下招收硕士(含学术型和专业型)的院校约120余所、博士院校28所,已形成覆盖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的培养体系,为实施多层次全方位护理人才培养提供了基本条件。

走过护理发展长河

1920年,北京协和医院建立了我国最早的高等护理教育学校——协和护士学校,迎来了我国早期护理教育的第一个高峰。

1984年1月,教育部和原卫生部联合召开了全国护理学专业教育座谈会,提出积极开展多层次、多规格的护理教育,恢复护理本科教育,培养高层次护理人才,促进学科发展。

1992年,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成为我国第一个护理学硕士授予单位,并招收了我国首届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意味着我国护理教育迈上一个新台阶。

2003年,第二军医大学(现海军军医大学)护理学系获批独立二级学科护理学博士学位授予权。随后,国内其他院校相继在临床医学下设的护理学二级学科开始招收护理学博士生。

2011年,护理学从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分化出来成为一级学科,开启了护理学科独立发展的新时代。

“虽然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全国的分布存在一定差距。”尚少梅表示,自2011年护理学成为一级学科之后,护理研究生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期。从授权点增长速度看,在硕士层面专业型学位研究生教育优先于学术型的发展。“这也体现了护理是一个实践性学科的特点,与全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相一致。”

随着多年护理人才的培养,培养规模逐步扩大,我国护士队伍数量不断提升。数据显示,我国注册护士已超过500万,占所有卫生技术人员的44.7%。

以本科注册护士人数变化情况来看,我国本科注册护士人数2010年、2020年分别为178182人和1351401人,是2002年(14959人)的11.91倍和90.34倍,20年间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对注册护士内部的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尚少梅表示,在未来的高等护理教育发展中,不仅要扩大培养规模,更要重视结构调整和内涵建设。新时期护理高等教育在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同时,要兼顾高层次护理人才培养,统筹护理人才培养和使用,科学布局促进护理学人才队伍的全面建设。

培养高层次护理人才提高护理质量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就要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建立公平、连续的健康服务体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指出,满足全民、连续的健康服务需求对护理发展提出更高层次要求,促使护理服务领域外延至与人民健康需求密切相关的服务领域。

由此,护理服务领域从医院向家庭、群体和社区拓展,服务内容也从临床医疗护理向疾病预防、慢性病管理、健康促进等方面拓展,提供预防、治疗、康养一体化的服务。

目前,国内多家三级甲等医院均开设了专科护理门诊,覆盖静脉输液、糖尿病护理、造口护理等专业领域,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质量,但限于缺乏高层次专科临床护理专家,有限的专科护理门诊数量与旺盛的患者护理需求之间不平衡的矛盾突出。

“培养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护理队伍,尤其是增加护理硕士、博士专业型学位人才,对适应新的护理服务模式需要、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护理服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尚少梅说。

《柳叶刀》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护士的数量和学历结构直接影响患者的死亡率,护理人力配置与患者结局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充足的护理人力和合理的护理人才结构对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医科”和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高层次护理人才的供给不足将严重影响医护合作的深入开展,成为制约医学整体深入发展的瓶颈。

对此,尚少梅建议,“十四五”期间应着手布局本科以上的护理教育,特别是合理布局研究生教育规模和种类,改革探索专业型学位的护理教育,改善研究生教育与护理行业发展的协调性,以突出护理专业临床实践的特点。

培养复合型护理人才推动护理科技创新

高层次护理人才是破解护理科学问题、引领科技创新的力量。目前,在护理领域的13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有42.3%是青年基金项目;2019年,青年基金项目的比例达到59.1%。结合青年基金项目的博士学历、年龄未满35周岁的申请条件,说明高层次护理人才培养对促进护理科研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在大健康理念的引导下,医学发展理念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转变为以促进健康为中心,服务全生命周期。单一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健康服务发展的需求。

同时,人类生命活动的复杂性、健康问题的多因性和健康服务需求的多样性也要求必须突破学科壁垒,有机整合医学、护理学和人口学、社会学、信息技术等外延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创造护理新模式、新方法。

专家表示,培养能够运用交叉学科知识和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解决多样化健康服务问题和科学前沿问题的高层次护理创新人才,是“新医科”建设对护理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因此,未来要促进护理与工科、理科、文科交叉融合,培养高层次‘护理+X’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尚少梅说,国家对多元化、多层次护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和需求,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都将持续加大,培养实践能力强、临床思维能力强、有爱有温度的护理人才是必然趋势。

观点

虽然2011年我国护理学已成为一级学科,但护理学科发展相对滞后,缺少高质量的原始创新,缺乏“拳头”产品。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部主任蒋艳

护理教育者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优化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提高护理专业能力。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入院准备中心副主任魏华

新护士们参加“授帽传烛”仪式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医学科学报》 (2022-05-13 第4版 封面)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