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祎琪 丁思月 来源: 医学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12-9
选择字号:
组织者说

“菁英挑战赛”作为健科会乳房再造专业委员会首次举办的乳房再造专业类比赛,能取得如此超出预期的成效,这其中离不开健科会平台的鼎力支持、发起者的远见卓识、专家评委的悉心点评、组织者的精心筹备、选手的热情参与。但在这些人身后,还有一群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承担着赛前宣传、赛中协调、赛后统计的繁杂事务,他们用点点微光汇成星海,照亮了每一场比赛。

李楠

徐伯扬

今年是参与者,明年是参赛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整形科主治医师李楠是今年“菁英挑战赛”的初赛选手之一。虽然没能进入决赛,但在个人比赛结束后,李楠又多了另外一重身份——专家和选手的“联络员”。

“我的工作就是赛前创建微信群,告知比赛相关事宜,整理选手参赛资料,以及协调专家和选手的各种需求。”李楠说,本届“菁英挑战赛”因疫情最终改为线上形式,为了避免非面对面交流造成信息传达的偏差,她专门负责解答专家和选手的各类疑问,并及时提醒选手递交病例汇报,保证比赛如期进行。

为了及时回复消息,李楠的手机24小时开机,有时深夜微信还会丁零零地响起,但李楠从不觉得被打扰。“这些选手白天还要工作,只有晚上才有时间准备比赛。如果我拖到第二天回复,那他们好不容易挤出的时间就被白白浪费了。”李楠特别理解选手的辛苦。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乳腺综合整形科主治医师徐伯扬也参与了今年“菁英挑战赛”的组织工作。她主要负责比赛海报的设计和物料的准备。

乳房再造的目的是不仅还女性健康,更还女性美丽。如何在海报上体现出这两点原则,徐伯扬费了不少心思。最终她选用粉红色的温柔色调,让公众一眼便能感受到社会对乳房缺失女性患者的关爱与呵护。

比赛历时8个月,李楠和徐伯扬也足足参与了8个月。

尽管如此,她们都不约而同地表示不累。而且,她们认真看完了每一场比赛。徐伯扬说“能听到这些专家的点评是我们年轻医生的福气”,李楠也说“这个比赛让人挺有冲动的”。

采访过程中,她们都向记者表示准备参加下一届的“菁英挑战赛”。虽然之后的比赛形式或许会有改变,但能得到专家评委的点评,这个“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胡学庆(左)与史京萍主持会议。

专家评委选手深夜线上开会。

选手线上交流。

记者手记

一场比赛 一群人 只为一件事

此次“菁英挑战赛”的策划报道,一共采访了9位当事者。虽然把他们简单地划分为发起人、专家评委、选手和组织者,但实际上他们所做的远不止这些。栾杰是活动的发起人,也是评委;胡学庆、刘春军是评委,也是组织者;而史京萍在专家评委、组织者这两重身份外,还兼任了初赛和决赛的主持人;李楠是选手,但第一场比完后,就立刻切换角色,变成了组织者。

这是健科会乳房再造专委会首次举办大型比赛。而乳房再造是一个小专业,在国内相关比赛屈指可数,可借鉴的经验几乎没有,所以比赛究竟能不能办好,任何人心里都没底。

但每个人都竭尽所能。栾杰、胡学庆、刘春军、史京萍利用多年积累的人脉邀请国内乳房再造领域知名专家做评委,为比赛打造出最豪华的评委阵容。疫情期间,很多评委和选手参与抗疫行动,他们又不厌其烦地一次次调整比赛顺序,协调所有人的时间。

初赛共有9场,每位选手原定由两位评委进行提问,但实际上每位专家都参与了提问和点评。每场时间计划两小时,但总会延长至三个多小时。李楠说,如果不提醒,时间还会更久。单秀英说,她常常看到评委老师一直坐在位置上,甚至连口水都没喝。

比赛过程十分精彩,这不仅是因为选手们拿出了最高水平的病例汇报,更因为评委们以教学为初衷,不假意夸赞,也不刻意批评。他们有时候提出的问题很尖锐,一下子就能揪出要害。但他们也很耐心,愿意与选手分享自己在处理同类状况时的经验,给予了年轻医生书本外的收获。

更令我感动的是,此次专家评委没有一分钱报酬。他们愿意挤出时间坐在评委席上,全凭对乳房再造事业的一腔热忱,全因对年轻医生寄予厚望。刘春军形容栾杰是一面旗帜,有他在,所有人都觉得踏实;胡学庆是主心骨,“老胡还是非常给力的”;史京萍是金牌主持人,“我们找不到比他更好的主持人”。胡学庆还在比赛总结的时候,特别感谢健科会在技术、设备和人员上的全力支持,“这样的学会没的说”。

“菁英挑战赛”最初是为了推广乳房再造的规范化技术而举办,但现在,它的意义似乎远不止于此。付苏说,她以前觉得做美容手术就好,但其实这类手术很容易达到职业天花板,她很幸运得到了这些智者们的指引,迈进了修复重建领域。殷竹鸣说,学术领域也需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而比赛实现了这样的目的。乳房再造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医生必须同时掌握肿瘤学与整形外科学的知识,“二者同等重要”。

参赛选手中,有些已经是健科会乳房再造专委会委员。赛后,又有年轻血液加入了该专委会。可以预见,有这样一批热心于乳房再造事业的专家、青年医生,有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这样一个学术平台,我国乳房再造事业势必会蓬勃发展,造福更多患者。

(3-6版由陈祎琪、丁思月采写)

《医学科学报》 (2022-12-09 第6版 封面)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科学家描绘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新图象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